穿孔卡是最早的数据存储媒介,在1725年由Basile Bouchon发明出来,用来贮存纺织机工作过程控制的信息。 但是关于它的第一个专利权,是美国统计专家赫曼·霍列瑞斯(H.Hollerith)博士在1888年申请的。 穿孔卡是早期计算机的信息输入设备,通常可以储存80列数据。它是一种很薄的纸片,面积为190×84毫米。
扩展阅读
背景
机械话生产成熟,纸作为机械存储的重要介质,开始运用到信息存储中。
在人类很长的一段历史内,都是机械化生产。这些机械的操作也高度依赖于人类手工操作。对于机械参数设计往往需要手工设置调整。结合机械操作的存储开始出现在早期的机械结构设计中。
1725年,穿孔卡发明
1725年,法国人布乔(Basile Bouchon)发明了最早的穿孔卡,用于控制纺织机绘制图案.
基本设计思路如下:
在织布机在编织过程中,编织针往复滑动。根据打孔卡上小孔的存在与否,正对小孔穿孔的编织针可以通过钩起经线,反之编织针则被纸带挡住。因而,编织针就可以自动按照在打孔卡上预先设计的图案去挑选经线、编织图案。
这种编织图案的“程序”也就“储存”在穿孔纸带的小孔之中。这种发展被认为是半自动化机械的第一个工业应用。
1801年,穿孔纸带
1801年,Joseph Marie Jdakacquard将这种设计的打孔卡按照一定顺序捆绑,应用于提花织机,这有是穿孔纸带(Punched Tape)的雏形。
利用卡上不同位置孔的组合可以表示不同的信息,这种思想和方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到广泛的使用。
例如,1846年传真机和电传电报机的发明人Alexander Bain也使用了穿孔纸带。
穿孔纸带也叫指令带,使用于早期计算机的输入系统,也用于数控装置的控制介质。穿孔纸带上用规定代码,以规定格式排列,并代表规定的信息。纸带上每一行代表一个字符,利用二进制编码:带孔为1,无孔为0,经过光电扫描输入电脑。
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后期,穿孔纸带和穿孔卡片被广泛用于“程序化”的织机和其他工业机器。
1890年,这项技术被赫尔曼·霍尔瑞斯(Herman Hollerith)用于为人口普查中的数据存储中,他最初设计了数组圆孔阵列原型。
1896年,赫尔曼·霍尔瑞斯(Herman Hollerith)成立了制表机公司,这也是后来大名鼎鼎ibm公司的前身。
影响
制表机穿孔卡技术第一次把数据转变成二进制信息。基于打孔卡和纸带的机械化存储技术,持续了两个多世纪,直到80年代还在使用。
基于打孔卡的存储技术,开启了人类对自动化的尝试,也开创了半自动数据处理时代。这些设计也是早期编程思想的来源,具有广泛而长远的影响。
威廉姆斯管(英语:Williams tube),全称威廉姆斯-基尔伯恩管(英语:Williams-Kilburn tube),一种由阴极射线管(CRT)构成的储存装置。名称源自开发者弗雷迪·威廉姆斯(Freddie Williams)与汤姆·基尔伯恩(Tom Kilburn)。
威廉姆斯管是第一台随机存取数字存储设备,已成功用于几台早期计算机中。 工作原理是电子在撞击阴极射线管的荧光面时发光。作为伴生现象,撞击部位周围的电荷将发生细微变化。阴极射线管可以用作储存装置,正是通过测定这一变化而实现的。由于电荷会迅速消失,运行时必须反复进行电子撞击。
威廉姆斯管是在英格兰曼彻斯特大学开发的,它提供了在曼彻斯特计算机中实现第一个电子存储程序的媒介,该程序于1948年6月21日成功运行了一个程序。
汤姆·基尔本(Tom Kilburn)编写了一个17行程序,用于计算2 18的最高固有系数。大学的传统认为,这是Kilburn编写的唯一程序。
威廉姆斯管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不可靠,大多数工作装置都必须手动“调整”。相比之下,汞延迟线存储器速度较慢,并不是真正的随机访问,因为这些位是串行提供的,这使编程变得复杂。
延迟线也需要手动调节,但老化时间不那么差,尽管它们存在数据速率,重量,成本,散热和毒性问题,但在早期数字电子计算中仍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是,使用威廉姆斯管的曼彻斯特马克1号成功地商业化为费兰蒂马克1号。美国的一些早期计算机也使用Williams管,包括IAS机器(最初是为Selectron管存储器设计的),UNIVAC 1103,ibm 701,ibm 702和标准西方自动计算机(SWAC)。威廉姆斯管还用于苏联的Strela-1和日本的TAC(东京自动计算机)中。
东芝在2006年3月31日发布了第一个HD-DVD播放器。HD-DVD格式是一种与蓝光光碟相竞争的高清晰度数据技术。HD-DVD可以存储25GB的数据。2008年2月19日,蓝光在高清光盘技术大战中击败了HD-DVD。
扩展阅读:
HD-DVD(或称:High Definition DVD)是一种数字光储存格式的光碟产品,由HD-DVD推广协会(HD-DVD Promotion Group)负责制定及开发。HD-DVD与其竞争对手蓝光光碟(Blu-ray Disc)相似,盘片均是和CD同样大小(直径为120毫米)的光学数字储存媒介,使用405纳米波长的蓝紫激光。但在2008年,随着原先支持HD-DVD的华纳公司宣布脱离HD-DVD,以及美国数家连锁卖场决定支持蓝光产品,东芝公司终在2月19日正式宣布将终止HD-DVD事业,这场持续了数年的规格之争,最终以蓝光的胜利而告终。
具有将数据写入CD能力的CD-R(Recorable CD)技术从1990年开始在市场上上市。第一批设备的尺寸与洗衣机差不多,价格约为35,000美元。
CD-R与CD-ROM的工作原理相同,都是通过激光照射到盘片上的“凹陷”和“平地”其反射光的变化来读取的;不同之处在于CD-ROM的“凹陷”是印制的,而CD-R是由刻录机烧制而成。
如今,CD-Rs是一种低成本的软件备份解决方案,只需几美分(截至2018年,每张光盘19美分),可容纳700 MB(80分钟的音乐)。尽管这仍然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数据备份解决方案,但越来越多的用户转向DVD-R、USB拇指驱动器和云来备份和传输数据。
影音播放
43.65MB
61.71MB
生活休闲
29.35MB
摄影图像
22.20MB
实用工具
6.70MB
学教育婴
0KB
社交通讯
40.14MB
新闻阅读
48.13MB
17.29MB
战争策略
453.99MB
113.55MB
休闲益智
7.29MB
推理解谜
158.11MB
17.09MB
动作冒险
99.46MB
角色扮演
1.22GB
41.41MB
45.43MB
渝ICP备20008086号-1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dzjswcom@163.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All Right Reserved
法国工程师布乔在18世纪初发明穿孔卡奠定了机械化存储的基础
穿孔卡是最早的数据存储媒介,在1725年由Basile Bouchon发明出来,用来贮存纺织机工作过程控制的信息。 但是关于它的第一个专利权,是美国统计专家赫曼·霍列瑞斯(H.Hollerith)博士在1888年申请的。 穿孔卡是早期计算机的信息输入设备,通常可以储存80列数据。它是一种很薄的纸片,面积为190×84毫米。
扩展阅读
背景
机械话生产成熟,纸作为机械存储的重要介质,开始运用到信息存储中。
在人类很长的一段历史内,都是机械化生产。这些机械的操作也高度依赖于人类手工操作。对于机械参数设计往往需要手工设置调整。结合机械操作的存储开始出现在早期的机械结构设计中。
1725年,穿孔卡发明
1725年,法国人布乔(Basile Bouchon)发明了最早的穿孔卡,用于控制纺织机绘制图案.
基本设计思路如下:
在织布机在编织过程中,编织针往复滑动。根据打孔卡上小孔的存在与否,正对小孔穿孔的编织针可以通过钩起经线,反之编织针则被纸带挡住。因而,编织针就可以自动按照在打孔卡上预先设计的图案去挑选经线、编织图案。
这种编织图案的“程序”也就“储存”在穿孔纸带的小孔之中。这种发展被认为是半自动化机械的第一个工业应用。
1801年,穿孔纸带
1801年,Joseph Marie Jdakacquard将这种设计的打孔卡按照一定顺序捆绑,应用于提花织机,这有是穿孔纸带(Punched Tape)的雏形。
利用卡上不同位置孔的组合可以表示不同的信息,这种思想和方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到广泛的使用。
例如,1846年传真机和电传电报机的发明人Alexander Bain也使用了穿孔纸带。
穿孔纸带也叫指令带,使用于早期计算机的输入系统,也用于数控装置的控制介质。穿孔纸带上用规定代码,以规定格式排列,并代表规定的信息。纸带上每一行代表一个字符,利用二进制编码:带孔为1,无孔为0,经过光电扫描输入电脑。
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后期,穿孔纸带和穿孔卡片被广泛用于“程序化”的织机和其他工业机器。
1890年,这项技术被赫尔曼·霍尔瑞斯(Herman Hollerith)用于为人口普查中的数据存储中,他最初设计了数组圆孔阵列原型。
1896年,赫尔曼·霍尔瑞斯(Herman Hollerith)成立了制表机公司,这也是后来大名鼎鼎ibm公司的前身。
影响
制表机穿孔卡技术第一次把数据转变成二进制信息。基于打孔卡和纸带的机械化存储技术,持续了两个多世纪,直到80年代还在使用。
基于打孔卡的存储技术,开启了人类对自动化的尝试,也开创了半自动数据处理时代。这些设计也是早期编程思想的来源,具有广泛而长远的影响。
Freddie Williams and Tom Kilburn Revolutionize Technology with the Invention of the Williams Tube
威廉姆斯管(英语:Williams tube),全称威廉姆斯-基尔伯恩管(英语:Williams-Kilburn tube),一种由阴极射线管(CRT)构成的储存装置。名称源自开发者弗雷迪·威廉姆斯(Freddie Williams)与汤姆·基尔伯恩(Tom Kilburn)。
扩展阅读
威廉姆斯管是第一台随机存取数字存储设备,已成功用于几台早期计算机中。
工作原理是电子在撞击阴极射线管的荧光面时发光。作为伴生现象,撞击部位周围的电荷将发生细微变化。阴极射线管可以用作储存装置,正是通过测定这一变化而实现的。由于电荷会迅速消失,运行时必须反复进行电子撞击。
威廉姆斯管是在英格兰曼彻斯特大学开发的,它提供了在曼彻斯特计算机中实现第一个电子存储程序的媒介,该程序于1948年6月21日成功运行了一个程序。
汤姆·基尔本(Tom Kilburn)编写了一个17行程序,用于计算2 18的最高固有系数。大学的传统认为,这是Kilburn编写的唯一程序。
威廉姆斯管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不可靠,大多数工作装置都必须手动“调整”。相比之下,汞延迟线存储器速度较慢,并不是真正的随机访问,因为这些位是串行提供的,这使编程变得复杂。
延迟线也需要手动调节,但老化时间不那么差,尽管它们存在数据速率,重量,成本,散热和毒性问题,但在早期数字电子计算中仍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是,使用威廉姆斯管的曼彻斯特马克1号成功地商业化为费兰蒂马克1号。美国的一些早期计算机也使用Williams管,包括IAS机器(最初是为Selectron管存储器设计的),UNIVAC 1103,ibm 701,ibm 702和标准西方自动计算机(SWAC)。威廉姆斯管还用于苏联的Strela-1和日本的TAC(东京自动计算机)中。
2006年3月31日,东芝发布第一个HD-DVD播放器
东芝在2006年3月31日发布了第一个HD-DVD播放器。HD-DVD格式是一种与蓝光光碟相竞争的高清晰度数据技术。HD-DVD可以存储25GB的数据。2008年2月19日,蓝光在高清光盘技术大战中击败了HD-DVD。
扩展阅读:
HD-DVD(或称:High Definition DVD)是一种数字光储存格式的光碟产品,由HD-DVD推广协会(HD-DVD Promotion Group)负责制定及开发。HD-DVD与其竞争对手蓝光光碟(Blu-ray Disc)相似,盘片均是和CD同样大小(直径为120毫米)的光学数字储存媒介,使用405纳米波长的蓝紫激光。但在2008年,随着原先支持HD-DVD的华纳公司宣布脱离HD-DVD,以及美国数家连锁卖场决定支持蓝光产品,东芝公司终在2月19日正式宣布将终止HD-DVD事业,这场持续了数年的规格之争,最终以蓝光的胜利而告终。
1990年,具有将数据写入CD能力的CD-R(Recorable CD)技术上市
具有将数据写入CD能力的CD-R(Recorable CD)技术从1990年开始在市场上上市。第一批设备的尺寸与洗衣机差不多,价格约为35,000美元。
扩展阅读:
CD-R与CD-ROM的工作原理相同,都是通过激光照射到盘片上的“凹陷”和“平地”其反射光的变化来读取的;不同之处在于CD-ROM的“凹陷”是印制的,而CD-R是由刻录机烧制而成。
如今,CD-Rs是一种低成本的软件备份解决方案,只需几美分(截至2018年,每张光盘19美分),可容纳700 MB(80分钟的音乐)。尽管这仍然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数据备份解决方案,但越来越多的用户转向DVD-R、USB拇指驱动器和云来备份和传输数据。
影音播放
43.65MB
影音播放
61.71MB
生活休闲
29.35MB
摄影图像
22.20MB
实用工具
6.70MB
学教育婴
0KB
社交通讯
40.14MB
新闻阅读
48.13MB
学教育婴
17.29MB
战争策略
453.99MB
战争策略
113.55MB
休闲益智
7.29MB
推理解谜
158.11MB
休闲益智
17.09MB
动作冒险
99.46MB
角色扮演
1.22GB
休闲益智
41.41MB
动作冒险
45.4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