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韩国Kakao创始人金范洙涉嫌并购股票操纵,面临逮捕审查

韩国Kakao创始人金范洙涉嫌并购股票操纵,面临逮捕审查

发布时间:2024-07-29 10:12:45 作者:电子资源网 阅读:2次

近日消息,韩国互联网企业Kakao的创始人金范洙目前正面临涉嫌在收购SM娱乐公司的过程中恶意操纵股价的指控,并已接受了逮捕必要性审查。

韩国Kakao创始人金范洙涉嫌并购股票操纵,面临逮捕审查

这是 Kakao 公司在去年因同一收购案涉嫌违法行为而接受审判后,最新的法律进展。检方表示,金范洙在去年 2 月涉嫌操纵 SM 娱乐的股票价格,以阻止竞争对手 HYBE 收购这家 K-Pop 公司。

Kakao 在一份声明中否认了这些指控,声称金范洙从未下令、容忍任何非法活动。据报道,金范洙是 Kakao Corp 的创始人和最大股东,通过他或关联实体控制着公司 24% 的股份。

检方认为,金范洙涉嫌在 Kakao 去年 2 月收购 SM 娱乐的过程中,分 4 天(2 月 16 日、17 日、27 日、28 日)投入约 2400 亿韩元(当前约 12.57 亿元人民币)购入 SM 股份,以抬高股价,妨碍竞争对手 HYBE 的公开收购。其中,28 日是 HYBE 公开收购 SM 股票的截止日期,由于当天 SM 股价以高于公开收购价格(12 万韩元)的 12.76 万韩元(当前约 668 元人民币)报收,导致 HYBE 最终放弃收购。

革命性突破!韩国CXL GPU Image技术实现超低延迟显存扩展

7月5日消息,由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鼎力支持的初创企业Panmnesia,正式对外公布了其研发的一项突破性技术——通过PCIe接口实现GPU显存的扩展,彻底颠覆了传统GPU受限于自身显存容量的局限。

革命性突破!韩国CXL GPU Image技术实现超低延迟显存扩展

这项名为CXL GPU Image的技术,通过Compute Express Link(CXL)协议,使GPU能够直接访问系统存储,并将其作为显存使用。

Panmnesia开发的CXL协议,不仅打破了存储器容量的限制,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基础设施,解决了高带宽存储器(HBM)的局限性。

这项技术特别适合人工智能GPU,它可以通过PCIe上的CXL协议添加外部存储器,从而扩展内置的HBM。

CXL GPU Image方案的延迟时间控制在100纳秒(0.0000001秒)以内,这一速度明显快于传统的固态硬盘,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Panmnesia为此开发了一系列硬件层,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控制器中,支持所有关键的CXL协议,实现了这一成果。

这项技术的出现,为GPU显存扩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尤其对于需要处理大量数据的人工智能应用来说,将大大提高效率。

韩国周星工程革新ALD技术,3D堆叠晶体管引领半导体未来,EUV工艺效率再升级

7月16日消息,韩国领先的半导体企业周星工程(Jusung Engineering)今日宣布,其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一项革命性的原子层沉积(ALD)技术。这一创新成果有望在先进芯片制造过程中大幅降低对极紫外光刻(EUV)工艺的依赖,从而简化生产流程并提升整体效率。

韩国周星工程革新ALD技术,3D堆叠晶体管引领半导体未来,EUV工艺效率再升级

注:极紫外光刻(EUV)又称作超紫外线平版印刷术,是一种使用极紫外光波长的光刻技术,目前用于 7 纳米以下的先进制程,于 2020 年得到广泛应用。

周星工程董事长 Chul Joo Hwang 表示当前 DRAM 和逻辑芯片的扩展已达到极限,因此需要像 NAND 一样,通过堆叠晶体管的方式克服这个问题。

半导体行业如果想要把晶体管微缩到更小尺寸,一种方案就是堆叠晶体管,其中一个佐证是深紫外线(DUV)设备有望用于生产 3D DRAM。

Hwang 说,随着堆叠变得越来越重要,ALD 机器的需求也将增加。III-V 和 IGZO 半导体的生产也需要 ALD 设备。

韩国科研团队突破IEEE预期,成功研发亚纳米级晶体管,开启微电子新时代

近日消息,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IBS)的研究团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技进步,他们成功地研发出了亚纳米级别的晶体管技术,这一成就超乎了行业内的普遍预期,树立了半导体技术领域的新里程碑。

韩国科研团队突破IEEE预期,成功研发亚纳米级晶体管,开启微电子新时代

据了解,半导体器件的集成度取决于栅极电极的宽度和长度。在传统的半导体制造工艺中,由于光刻分辨率的限制,将栅极长度减少到几纳米以下是不可能的。二维半导体二硫化钼的镜面孪晶边界(MTB)是宽度仅为 0.4 纳米的一维金属,因此,研究人员将其用作栅极电极,可克服光刻工艺的限制。

这一成果显著优于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 (IEEE) 的预测,IEEE 此前发布的国际集成电路设备和系统路线图 (IRDS) 预测,到 2037 年,芯片制程工艺将达到 0.5 纳米左右,晶体管栅极长度为 12 纳米。而韩国研究人员研发的 1D MTB 晶体管栅极长度仅为 3.9 纳米。

这项研究于 7 月 3 日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研究团队在论文中解释说,他们通过原子级控制现有二维半导体的晶体结构,将其转化为一维的镜像孪生边界 (MTB) 金属相,实现了这一突破。人工控制晶体结构来合成材料是这项技术进步的关键。

与传统鳍式场效应晶体管 (FinFET) 或 GAA 技术相比,这种新型的 1D MTB 晶体管还具有固有的优势。研究人员表示,由于其简单的结构和极窄的栅极宽度,这种晶体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寄生电容,从而带来更高的稳定性。

IBS 的 JO Moon-Ho 所长对该技术的前景表示乐观,认为 1D MTB 晶体管有望成为未来研发各种低功耗高性能电子设备的关键技术。

渝ICP备20008086号-1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dzjswcom@163.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