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消息,在最新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269/SC3的会议上,一个重要的决策得到了全球的关注。会议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举行,聚集了来自法国、德国、日本等13个国家的专业人士与观察员。
经过深思熟虑和广泛的讨论后,与会者一致投票支持由中国主导的关于《应用自动驾驶模式的运营规则导则》的特别工作组项目提案。
作为ISO/TC269/SC3在中国的技术桥梁,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积极担当,不仅搭建了合作与交流的平台,更精心组织了一支由铁四院资深专家挂帅、标准计量研究所专家担任秘书,并汇聚了通号所、通号设计院等多家单位精英的特别工作组(AHG)。
《应用自动驾驶模式的运营规则导则》直击当前世界铁路技术前沿的自动驾驶领域,其研究范围横跨中国、欧洲、日本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干线铁路自动驾驶实践。
项目深入剖析了自动驾驶模式对铁路运营核心要素(包括岗位配置、作业流程、责任划分等)的深远影响,并据此提炼出宏观运营规则编制的纲领性指导原则,为全球铁路自动驾驶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蓝本。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自动驾驶铁路干线的运营版图上,中国已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截至目前,全球自动驾驶铁路干线总运营里程约为923公里,其中中国独占鳌头,贡献了68%的总里程及97%的客运里程,彰显了中国铁路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深厚积淀与卓越成就。
从2016年珠三角城际铁路率先实现时速200公里的自动驾驶,到2020年京张高铁震撼全球的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突破,中国铁路不断刷新着自动驾驶技术的速度与高度,为全球铁路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7月5日消息,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盛大启幕,这一年度科技盛事再次聚焦全球目光。
在大会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披露了我国在算力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确认中国算力规模稳居全球第二,这一成就不仅印证了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卓越成效,也彰显了中国在推动全球算力产业发展中的关键地位。
截至5月底,全国规划具有高性能计算机集群的智算中心已达十余个,从全国来看,智能算力在算力总规模中的比重超过了30%。
据报道,截至2023年底,我国算力总规模达到了230EFLOPS,即每秒能完成230百亿亿次浮点运算。
算力是计算能力的简称,算力实现的核心是CPU、GPU、FPGA、ASIC等各类计算芯片,并由计算机、服务器、高性能计算集群和各类智能终端等承载。
据了解,今年2月,中国电信东数西算国家枢纽庆阳算力中心已完成英伟达H800、华为H910B等1000台GPU服务器的部署工作,中心算力规模达到3500P。
随着该中心1000台GPU服务器稳定运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甘肃枢纽节点庆阳数据中心集群算力规模突破5000P,达到5300P。
近日消息,光动力疗法作为一种创新的两阶段疗法,因其在皮肤疾病治疗领域的显著成效而受到广泛关注。该疗法的独特之处在于,首先通过局部或全身给药的方式,将光敏剂引入患者体内;随后,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线(如紫外线或红外线)照射目标区域,激活光敏剂产生光化学反应,从而精确摧毁病变细胞,包括癌细胞和癌前病变细胞,而对周围健康组织的影响极小。
不过,现有光动力疗法主要将光敏药物通过静脉注射入人体,再用治疗光直接照射皮肤表面。对此,北京理工大学科研人员创新思路,提出了一种新的治疗技术,可以把治疗光、光敏药物的作用范围控制在皮损部位,从而避免对其他部位健康组织带来副作用。
据介绍,相关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pj-柔性电子》上(附 DOI:10.1038/s41528-024-00317-z)。
北京理工大学表示,科研团队历经数年并成功研发出了一种仅重 3.6 克的微型一体化光动力治疗装置,可实现对鲜红斑痣等皮肤疾病的高效光动力治疗。
科研团队成员、北理工博士生赵慧婷介绍称,“团队先研发出双功能微针,它由可溶的针尖、透明针体组成。微针刺入皮肤后,可溶的针尖将包载的药物释放到皮损部位,透明针体可把治疗光导入皮损部位。”
对于这一微型一体化光动力治疗装置,北理工医学技术学院副教授胡晓明表示,“这个装置体积仅 4 立方厘米,重量只有 3.6 克,能直接贴敷在皮肤表面,实现精准给光、给药,避免损害健康组织”。
北理工医学技术学院研究员魏泽文还强调,“更重要的是,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深入研究,希望用这个设备实现像‘创可贴’一样简单有效的光动力治疗。”
7月5日消息,天津大学科研团队取得重大突破,利用人类干细胞成功培育出具有类脑功能的组织器官,并开创性地实现了与机器人的片上脑-机接口连接。
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生物医学工程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未来智能机器人与人脑直接交互的技术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
片上脑技术,作为脑机接口领域的一颗璀璨新星,其核心在于将大脑的复杂电信号与强大的外部计算能力深度融合。
该技术由“片”(精密的电极芯片)与“脑”(体外精心培育的类脑组织)两大核心组件构成,通过干细胞培养技术,科学家们在实验室环境中构建了一个功能性的“类脑”生态系统,模拟了生物大脑的部分智能特性。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研究在两大关键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先,细胞培养技术实现了从二维向三维的飞跃,为片上脑构建了一个更加立体、复杂的神经计算网络,极大地增强了其信息处理与决策能力。
其次,人工智能算法的巧妙融入,开启了混合智能探索的新篇章,使得这一系统能够更加智能地响应外部刺激,执行如自主导航避障、精确抓取物体等复杂任务。
此外,研究团队还深入探索了物理场在促进人源性脑类器官生长发育中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低强度聚焦超声技术的精准调控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为MetaBOC——这一片上脑智能交互系统的核心“大脑”提供了更加优越、智能的培养环境。
这一发现不仅深化了我们对大脑发育与调控机制的理解,更为未来脑机接口技术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影音播放
43.65MB
摄影图像
22.20MB
实用工具
8.70MB
生活休闲
57.50MB
7.34MB
3.81MB
32.56MB
新闻阅读
7.47MB
11.76MB
战争策略
453.99MB
113.55MB
动作冒险
9.52MB
休闲益智
7.29MB
56.10MB
角色扮演
37.57MB
推理解谜
158.11MB
17.09MB
151.64MB
渝ICP备20008086号-1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dzjswcom@163.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All Right Reserved
中国引领铁路创新,主笔全球首份自动驾驶ISO标准制定
7月12日消息,在最新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269/SC3的会议上,一个重要的决策得到了全球的关注。会议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举行,聚集了来自法国、德国、日本等13个国家的专业人士与观察员。
经过深思熟虑和广泛的讨论后,与会者一致投票支持由中国主导的关于《应用自动驾驶模式的运营规则导则》的特别工作组项目提案。
作为ISO/TC269/SC3在中国的技术桥梁,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积极担当,不仅搭建了合作与交流的平台,更精心组织了一支由铁四院资深专家挂帅、标准计量研究所专家担任秘书,并汇聚了通号所、通号设计院等多家单位精英的特别工作组(AHG)。
《应用自动驾驶模式的运营规则导则》直击当前世界铁路技术前沿的自动驾驶领域,其研究范围横跨中国、欧洲、日本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干线铁路自动驾驶实践。
项目深入剖析了自动驾驶模式对铁路运营核心要素(包括岗位配置、作业流程、责任划分等)的深远影响,并据此提炼出宏观运营规则编制的纲领性指导原则,为全球铁路自动驾驶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蓝本。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自动驾驶铁路干线的运营版图上,中国已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截至目前,全球自动驾驶铁路干线总运营里程约为923公里,其中中国独占鳌头,贡献了68%的总里程及97%的客运里程,彰显了中国铁路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深厚积淀与卓越成就。
从2016年珠三角城际铁路率先实现时速200公里的自动驾驶,到2020年京张高铁震撼全球的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突破,中国铁路不断刷新着自动驾驶技术的速度与高度,为全球铁路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中国算力成就全球亚军:230百亿亿次浮点运算傲视全球
7月5日消息,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盛大启幕,这一年度科技盛事再次聚焦全球目光。
在大会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披露了我国在算力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确认中国算力规模稳居全球第二,这一成就不仅印证了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卓越成效,也彰显了中国在推动全球算力产业发展中的关键地位。
截至5月底,全国规划具有高性能计算机集群的智算中心已达十余个,从全国来看,智能算力在算力总规模中的比重超过了30%。
据报道,截至2023年底,我国算力总规模达到了230EFLOPS,即每秒能完成230百亿亿次浮点运算。
算力是计算能力的简称,算力实现的核心是CPU、GPU、FPGA、ASIC等各类计算芯片,并由计算机、服务器、高性能计算集群和各类智能终端等承载。
据了解,今年2月,中国电信东数西算国家枢纽庆阳算力中心已完成英伟达H800、华为H910B等1000台GPU服务器的部署工作,中心算力规模达到3500P。
随着该中心1000台GPU服务器稳定运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甘肃枢纽节点庆阳数据中心集群算力规模突破5000P,达到5300P。
中国科研团队开创性进展:高效光动力疗法破解皮肤损伤治疗难题
近日消息,光动力疗法作为一种创新的两阶段疗法,因其在皮肤疾病治疗领域的显著成效而受到广泛关注。该疗法的独特之处在于,首先通过局部或全身给药的方式,将光敏剂引入患者体内;随后,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线(如紫外线或红外线)照射目标区域,激活光敏剂产生光化学反应,从而精确摧毁病变细胞,包括癌细胞和癌前病变细胞,而对周围健康组织的影响极小。
不过,现有光动力疗法主要将光敏药物通过静脉注射入人体,再用治疗光直接照射皮肤表面。对此,北京理工大学科研人员创新思路,提出了一种新的治疗技术,可以把治疗光、光敏药物的作用范围控制在皮损部位,从而避免对其他部位健康组织带来副作用。
据介绍,相关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pj-柔性电子》上(附 DOI:10.1038/s41528-024-00317-z)。
北京理工大学表示,科研团队历经数年并成功研发出了一种仅重 3.6 克的微型一体化光动力治疗装置,可实现对鲜红斑痣等皮肤疾病的高效光动力治疗。
科研团队成员、北理工博士生赵慧婷介绍称,“团队先研发出双功能微针,它由可溶的针尖、透明针体组成。微针刺入皮肤后,可溶的针尖将包载的药物释放到皮损部位,透明针体可把治疗光导入皮损部位。”
对于这一微型一体化光动力治疗装置,北理工医学技术学院副教授胡晓明表示,“这个装置体积仅 4 立方厘米,重量只有 3.6 克,能直接贴敷在皮肤表面,实现精准给光、给药,避免损害健康组织”。
北理工医学技术学院研究员魏泽文还强调,“更重要的是,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深入研究,希望用这个设备实现像‘创可贴’一样简单有效的光动力治疗。”
中国科研团队引领未来:首个人脑驱动机器人项目震撼问世
7月5日消息,天津大学科研团队取得重大突破,利用人类干细胞成功培育出具有类脑功能的组织器官,并开创性地实现了与机器人的片上脑-机接口连接。
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生物医学工程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未来智能机器人与人脑直接交互的技术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
片上脑技术,作为脑机接口领域的一颗璀璨新星,其核心在于将大脑的复杂电信号与强大的外部计算能力深度融合。
该技术由“片”(精密的电极芯片)与“脑”(体外精心培育的类脑组织)两大核心组件构成,通过干细胞培养技术,科学家们在实验室环境中构建了一个功能性的“类脑”生态系统,模拟了生物大脑的部分智能特性。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研究在两大关键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先,细胞培养技术实现了从二维向三维的飞跃,为片上脑构建了一个更加立体、复杂的神经计算网络,极大地增强了其信息处理与决策能力。
其次,人工智能算法的巧妙融入,开启了混合智能探索的新篇章,使得这一系统能够更加智能地响应外部刺激,执行如自主导航避障、精确抓取物体等复杂任务。
此外,研究团队还深入探索了物理场在促进人源性脑类器官生长发育中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低强度聚焦超声技术的精准调控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为MetaBOC——这一片上脑智能交互系统的核心“大脑”提供了更加优越、智能的培养环境。
这一发现不仅深化了我们对大脑发育与调控机制的理解,更为未来脑机接口技术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影音播放
43.65MB
摄影图像
22.20MB
实用工具
8.70MB
生活休闲
57.50MB
实用工具
7.34MB
实用工具
3.81MB
生活休闲
32.56MB
新闻阅读
7.47MB
实用工具
11.76MB
战争策略
453.99MB
战争策略
113.55MB
动作冒险
9.52MB
休闲益智
7.29MB
动作冒险
56.10MB
角色扮演
37.57MB
推理解谜
158.11MB
休闲益智
17.09MB
角色扮演
151.6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