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即GSM,又称泛欧数字式移动电话系统,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移动电话标准。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亿人正在使用GSM电话。GSM标准的广泛使用使得在移动电话运营商之间签署“漫游协定”后用户的国际漫游变得很平常。GSM相较它以前的标准最大的不同是他的信令和语音信道都是数字的,因此GSM被看作是第二代(2G)移动电话系统。GSM标准当前由3GPP组织负责制定和维护。
Revolutionary Addition to ARPANET: The Inception of T1 Backbone in 1988!
1988年,NSFNET将主干网升级到T1,带宽达到1.544Mbps。
扩展阅读
1986年,一个全新的网络出现,它就是NSFNET。它连接了美国5大超级计算中心: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UIUC)和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从此,ARPANET上的节点逐渐切换到了NSFNET上。
China Public Packet Switched Data Network (ChinaPAC) 中国信息产业部经营管理的公用分组交换网。它以CCITT X.25协议为基础,可满足不同速率、不同型号终端之间,终端与计算机之间,计算机之间以及局域网之间的通信。 1993年9月开通,网络规模已覆盖国内2200多个城市,并实现与世界上23个国家和地区的44个数据网络互联。
第一代GSM标准问世,开创1990年科技新纪元
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即GSM,又称泛欧数字式移动电话系统,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移动电话标准。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亿人正在使用GSM电话。GSM标准的广泛使用使得在移动电话运营商之间签署“漫游协定”后用户的国际漫游变得很平常。GSM相较它以前的标准最大的不同是他的信令和语音信道都是数字的,因此GSM被看作是第二代(2G)移动电话系统。GSM标准当前由3GPP组织负责制定和维护。
扩展阅读
起因
1980年代初,第一代移动电话技术开始应用,当时存在众多互不兼容的标准造成很大的不便。
由于这个原因,西欧国家开始考虑制定一个统一的下一代移动电话标准,以便能够提供更多样的功能和使用户漫游更加容易。最开始标准起草和制定的准备工作由欧洲邮电行政大会〔CEPT〕负责管理
具体工作由1982年起成立的一系列“移动专家组”负责。GSM的名字即是移动专家组(法语:Groupe Spécial Mobile)的缩写,后来这一缩写的含义被改变为“全球移动通讯系统”,以方便GSM向全世界的推广。
1987年5月,GSM成员国达成一致,确定了GSM最重要的几项关键技术。
1989年,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从CEPT接手标准的制定工作。
投入应用
1990年,第一版GSM标准完成。
1992年1月,芬兰的Radiolinja成为第一个商业运营的GSM网络。
亚洲最早的GSM运营网络是中国香港电讯CSL。而中国内地也在1994年跟进,由当时中国电信移动通信局(现在的中国移动)以“全球通数字移动电话网”名称运营,后演变为全球通品牌。
GSM的推出推动了移动通信的普及,用户持续快速增长。1995年,全球用户达到1千万,1998年,达到一亿,2005年已经超过15亿。
3G时代
1998年,目标为制订接替GSM的第三代移动电话(3G)规范的3GPP引导。3GPP也接受了维护和继续开发GSM规范的工作。ETSI是3GPP的成员之一。
在发展的过程中,GSM系统的功能不断得到丰富,从而能够提供更多样的服务。由GSM系统首先引入的短信息服务(SMS)提供了一种新颖、便捷、廉价的通讯方式。1994年,GSM实现了基于电路交换的数据业务和传真服务。
1999年,WAP协议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访问互联网。
2000年后开始商用的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使得GSM系统能够以效率更高的分组方式提供数据通讯。
2003年,EDGE技术开始商用,提供了接近3G的数据通讯能力。
TCP/IP的诞生推动了实时流量技术的发展并催生了UDP
在1978年TCP在Danny Cohen, David Reed,和John Shoch的推动下分为TCP/IP,以支持实时流量。TCP/IP的创建也有助于创建UDP。
扩展阅读
DARPA随后与BBN Technologies、斯坦福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签订了合同,在不同的硬件平台上开发该协议的操作版本。开发了四个版本:TCPv1、TCPv2,1978年春拆分成TCPv3和IPv3,然后稳定地使用了TCP/IPv4-今天仍在Internet上使用的标准协议。
1975年,在斯坦福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UCL)之间进行了双网络TCP/IP通信测试。1977年11月,在美国、英国和挪威的站点之间进行了三个网络的TCP/IP测试。多个研究中心在1978至1983年间开发了其他几个TCP/IP原型。ARPANet向TCP/IP的迁移于1983年1月1日正式完成,当时新协议被永久激活。
Revolutionary Addition to ARPANET: The Inception of T1 Backbone in 1988!
1988年,NSFNET将主干网升级到T1,带宽达到1.544Mbps。
扩展阅读
1986年,一个全新的网络出现,它就是NSFNET。它连接了美国5大超级计算中心: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UIUC)和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从此,ARPANET上的节点逐渐切换到了NSFNET上。
1988年,NSFNET将主干网升级到T1,带宽达到1.544Mbps。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骨干网(ChinaPAC)正式开通,连接全国网络
我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骨干网于1993年9月正式开通业务,它是原邮电部建立的第一个公用数据通信网络。骨干网建网初期端口容量有5800个,网络覆盖31个省会和直辖市。
扩展阅读
China Public Packet Switched Data Network (ChinaPAC) 中国信息产业部经营管理的公用分组交换网。它以CCITT X.25协议为基础,可满足不同速率、不同型号终端之间,终端与计算机之间,计算机之间以及局域网之间的通信。 1993年9月开通,网络规模已覆盖国内2200多个城市,并实现与世界上23个国家和地区的44个数据网络互联。
分组交换数据网络(PSDN)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技术成熟,规程完备,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骨干网于1993年9月正式开通业务,它是原邮电部建立的第一个公用数据通信网络。骨干网建网初期端口容量有5800个,网络覆盖31个省会和直辖市。随后,各省相继建立了省内的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该网业务发展速度迅猛,到1998年9月,用户已超过10万。网络开通业务后,分组交换网络端口从5800个发展到近30万个,网络覆盖面从31个城市扩大到通达全国2278个县级以上的城市,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分组数据网相连,网络规模和技术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ChinaPAC的开通,大大方便了金融、政府、跨国企业等客户计算机联网,实现了国内数据通信与国际的接轨,提高国内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满足了改革开放对数据通信的需求。
影音播放
43.65MB
影音播放
61.71MB
生活休闲
29.35MB
摄影图像
22.20MB
实用工具
6.70MB
学教育婴
0KB
社交通讯
40.14MB
新闻阅读
48.13MB
学教育婴
17.29MB
战争策略
453.99MB
战争策略
113.55MB
休闲益智
7.29MB
推理解谜
158.11MB
休闲益智
17.09MB
动作冒险
99.46MB
角色扮演
1.22GB
休闲益智
41.41MB
动作冒险
45.4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