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IT知识 > 揭秘中国电信广州创举:模拟移动电话网问世

揭秘中国电信广州创举:模拟移动电话网问世

发布时间:2024-07-22 21:10:08 作者:电子资源网 阅读:1次

在1987年11月2日,移动电话开通测试指挥部成立,专业测试组开始对移动电话交换机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开通测试。

中国电信于1987年11月在广州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模拟移动电话网

展阅读

1987年,全国首个模拟蜂窝移动电话基站——广州移动西德胜基站建成,给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画下了一个起点,这是广州乃至我国通信工程建设的一座丰碑。

从此,我国移动通信从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到如今迎来5G领先发展的元年。通信技术不断革新,我国的话语权不断增强。回顾通信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广东移动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典型样本。

中国电信于1987年11月在广州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模拟移动电话网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比较落后的通信手段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个人和商务通信需求,这使得通信成为当时制约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瓶颈之一。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广州市各级党和政府领导开始重视移动通信建设,以突破经济发展的困境。梁渭雄回忆,1984年,时任广东省省长的叶选平在布置“六运会”筹备任务时,要求广州市邮电部门必须在“六运会”前开通移动电话业务。

“一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借“六运会”东风,三是第一代模拟蜂窝移动电话技术和产业正不断成熟。”梁渭雄表示,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广州率先进行移动电话网络建设以及建设首个基站的决定落地了。

因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西德胜成为了我国首个模拟蜂窝移动电话基站首选地址。梁渭雄回忆,从50年代开始,西德胜一直是广州乃至广东省邮电通信的重要基地,“西德胜多年来都是微波通信基地,特别是1985年开始,西德胜建设了多个BB机发信台、国产移动电话基站等。”因此,良好的地理位置加上特有的传输、机房等资源,西德胜自然而然成为了最佳选择。

中国电信于1987年11月在广州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模拟移动电话网

在广州西德胜基站建设前,1984年,省邮电局应有相关机构成立了,以推动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网络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经过邮电部和地方多方面研究和考虑,最终选择了TACS(Total Acc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制式,以及选择瑞典爱立信作为设备供应厂商。

为了培养技术骨干,梁渭雄等人去往北京邮电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北京邮电大学,参加邮电部组织的为期两个月的模拟蜂窝移动电话技术培训。大概5个月后,梁渭雄等人又被派赴瑞典爱立信公司参加首批模拟蜂窝移动电话技术培训。

中国电信于1987年11月在广州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模拟移动电话网

1985年初,在首个模拟蜂窝移动电话基站建设前,为了更好的探索移动通信建设运营和“练兵”,无线分局与上海邮电部第一研究所进行国产移动电话系统运营的合作,开始了国产移动通信系统建设、运营的探索和“练兵”。

当时的通信系统网络容量只有60个用户,发射机和交换机安装在西德胜山顶,收发信使用450MHz频段,发信功率每个信道40瓦,可覆盖范围达20多公里。后期共发展了20多个用户,满足了当时广州郊区例如人和、黄埔等不方便拉固话的企业或市民通话需要,作为固话的补充或延伸。终端有抽屉那么大大,称“便携机”,每部一万多元,而移动终端运营和维修部就设置在广州东校场路旁的小房间。

1987年9月,爱立信主设备进场后,无线分局主设备安装调测队立即投入到基站主设备工程中。在完全没有国内经验借鉴情况下,大家日以继夜、连续奋战,将培训中学到的书本知识用于实践,并在外国专家指导下完成了西德胜基站主设备安装、调测、跳线、传输对通等相关工作。

从组建工程建设指挥部、配套施工队、安装调测队,到各项艰苦工程实施,这些基层一线领导和员工频繁来往于移动电话基站建设工地和“铁皮屋子”,他们的汗水浇灌了当时像一片“贫瘠土地”的通信行业,使其开始生根发芽。

中国第一个蜂窝模拟移动网络开通 第一个手机用户诞生!

在1987年11月2日,移动电话开通测试指挥部成立,专业测试组开始对移动电话交换机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开通测试。11月16日,《移动电话交换机开通测试报告》出炉,这份报告确认广州移动交换局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全面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

11月18日,广州在全国率先开通第一个蜂窝模拟TACS网络系统交换局。同时,全国首个蜂窝模拟移动电话打通了。“当年西德胜基站的信道设计是‘1+15’,1是代表控制信道,15是代表15个话音信道,就是说一个基站同时只能容纳15个用户同时通信。”梁渭雄表示,第16个接入申请就需要排队了,“当年共建设三个基站,天河邮电大楼基站也是1+15,黄埔开发区也是1+15。”

中国电信于1987年11月在广州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模拟移动电话网

而中国第一个手机用户也顺其自然诞生在广州。这位用户就是现任南海渔村董事长——徐峰,号码为901088,于1987年11月办理手机入户手续。他当年填写的移动电话用户安装申请表和首款模拟移动电话照片,已经作为广东地区的重点征集对象,报送至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全国首个模拟蜂窝移动电话基站的诞生,是广东移动“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促使,但它更是整个通信行业的缩影,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以及中国移动等通信企业以改革开放为契机发展通信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通信服务需求,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从这个起点开始,我国移动通信快速发展,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前奔流。

CERN的Tim Berners-Lee在1989年提交的分布式系统提案:Web的诞生

1989年3月,Tim Berners-Lee向他在CERN的上级提交了一份名为“信息管理:一份提案”的提案。在提案中,他讨论了分层信息组织的缺点,并概述了基于超文本的系统的优点,后来成为了WWW。

Tim Berners-Lee于1989年3月12日在CERN提交了一份关于分布式系统的提案,该系统后来成为WWW

扩展阅

Web是由Tim BernersLee于1989年发明的,他当时在瑞士的CERN(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或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工作。他创造了术语“万维网”,编写了第一个万维网服务器httpd和第一个客户机程序(浏览器和编辑器)“WorldWideWeb”。

1989年3月,Tim Berners-Lee向他在CERN的上级提交了一份名为“信息管理:一份提案”的提案。在提案中,他讨论了分层信息组织的缺点,并概述了基于超文本的系统的优点。该提案要求制定一项简单的协议,可以通过网络请求存储在远程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并制定一种方案,通过这种方案,信息可以以一种共同的格式交换,个人的文件可以通过超链接链接到其他文件。它还提出了使用CERN当时的显示技术读取文本和图形的方法。该提案基本上概述了分布式超文本系统,这是Web的基本架构。

最初,这项建议没有得到所需的支持。然而,在1990年,Tim Berners-Lee重新分发了这项建议,并得到开始这项工作的支持。通过这个项目,Berners-Lee和他在CERN的团队为Web作为分布式超文本系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们介绍了自己的服务器和浏览器、用于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通信的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用于编写Web文档的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和通用资源定位器(URL)。

1986年,中国科技领域首次踏入互联网时代

中国科技界最早使用INTERNET是从1986年开始的。国内一些科研单位,通过长途电话拨号到欧洲的一些国家,进行联机数据库检索。不久,利用这些国家与INTERNET的连接,进行E.MAIL通信。实现这种通信的单位,先后有北东计算机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

1986年,中国科技界开始使用INTERNET

扩展阅

中国INTERNET的发展历史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从1986——1994年,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中科院高能所网络线路,实现了与欧洲及北美地区的EMAIL通信。 中国科技界最早使用INTERNET是从1986年开始的。国内一些科研单位,通过长途电话拨号到欧洲的一些国家,进行联机数据库检索。不久,利用这些国家与INTERNET的连接,进行E.MAIL通信。实现这种通信的单位,先后有北东计算机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承担转发E.MAIL的单位主要在欧洲,如德国的卡尔斯鲁厄大学、德国的GMD、瑞士的CERN、挪威、法国等。

1989年,中国的CHINAPAC(X.25)公用数据网基本开通。CHINAPAC虽然规模不大,但与法国、德国等的公用数据网络(X.25)有国际连接(X.75)。

1986年,中国科技界开始使用INTERNET

1990年开始,国内的北京市计算机应用研究所、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电子部华北计算所、电子部石家庄第54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先后将自己的计算机以x.28或x.25与CHINAPAC相连接。同时,利用欧洲国家的计算机作为网关,在x.25网与ⅠNTERNET之间进行转接,使得中国的CHINAPAC科技用户可以与INTERNET用户进行E-MAIL通信。  

1993年3月,中国科学院(CAS)高能物理研究所(IHEP)为了支持国外科学家使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做高能物理实验,开通了一条64KBPS国际数据信道,连接北京西郊的中科院高能所和美国史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SLAC),运行DECNET协议,还不能提供完全的INTERNET功能,但经SLAC机器的转接,可以实现与INTERNET通信。用户利用局域网或拨号线路登录到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VAXll/780(BEPC2)上使用国际网络。有了64KBPS的专线信道,通信能力比国际拨号线路和X.25信道高出数十倍,通信费用降低数.十倍。极大地促进了INTERNET在中国的应用。

1986年,中国科技界开始使用INTERNET

第二阶段:

从1994——1995年,这一阶段是教育科研网发展阶段。北京中关村地区及清华、北大组成NCFC网,于1994年4月开通了国际INTERNET的64KBPs专线连接,同时还设中国最高域名(CN)服务器。这是中国才算真正加入了国际MTERNET行列。此后又建成了中国教育和科研网(CERNET)。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CNIC,CAS)于1994年4月完成。该中心自1990年开始,主持了一项“中国国家计算与网络设施”(NCFC),是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家计委共同投资的项目。项目内容为在中关村地区建设一个超级计算中心,供这一地区的科研用户进行科学计算。为了便于使用超级计算机,将中科院中关村地区的三十多个研究所及北大、清华两所高校,全部用光缆互联在一起。其中网络部分于1993年全部完成,并於1994年3月开通了一条64KBPS的国际线路,连到美国。4月份路由器开通,正式接入了INTERNET。

1986年,中国科技界开始使用INTERNET

NCFC后来发展成中国科技网(CSTNET)。 CERNET是中国国家计委批准立项、国家教委主持建设和管理的全国性教育和科研网络,目的是要把全国大部分高等学校连接起来,推动这些学校校园网的建设和信息资源的交流,并与现有的国际学术计算机网互连。

第三阶段:

是1995年以后,该阶段开始了商业应用阶段。1995年5月邮电部开通了中国公用INTERNET网即CHINANET。1996年9月屯子部CHINAGBN开通,各地ISP也纷纷开办,到1996年底仅北京就有了30多家。

目前,经国家批准的可直接与INTERNET互联的网络(称为互联网络)有四个:CSTNET,CHINANET,CERNET.及GBNET。

BITNET网络:1981年春的革新时代开始

国际BITNET网络成立于1981年春,当时纽约市立大学的Ira H.Fuchs和耶鲁大学的Greydon Freeman分别决定ibm的远程假脱机通信子系统(RSCS)协议使他们的大学之间的基于计算机的通信变得实用。

BITNET网络成立于1981年春

扩展阅

BITNET,“Because It's Time”的网络,起源于美国,当时这两所大学开始使用租用的电话线路在他们的大型计算机上的账户之间进行通信。Bitnet最终跨越美国到达加利福尼亚州,并于1982年加入了欧洲同行REAM(欧洲学术和研究网络)的行列。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其他合作的国际网络也加入进来,使BITNET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网络。

渝ICP备20008086号-1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dzjswcom@163.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