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纽约大学的Jefferson Y Han教授领导研发的新型触摸屏可由双手同时操作,并且支持多人同时操作。利用该技术,Jefferson Y Han在36英寸×27英寸大小的屏幕上,同时利用多只手指,在屏幕上画出了好几根线条。与普通的触摸屏技术所不同的是,它同时可以有多个触摸热点得到响应,而且响应时间非常短——小于0.1秒。
2007年,“苹果”及“微软”分别发表了应用多点触控技术的产品及计划,令该技术开始进入主流的应用。
2007 年 iPhone 的横空出世不仅成就了 Apple 公司,也同样成就了多点触控技术, 特别是在手机领域,如今多点触控已成为最大的卖点之一,引得众多手机制造商如诺基亚、Pre 等纷纷效仿。据悉,在触控效果上处于下风的手机巨头诺基亚正在积极跟进,在最新推出的手机 操作系统 Meamo 5 中引入了对多点触控技术的支持, 其最新曝光的三维触控操作方式在原有多点 触控所具备的多向直线操作以外, 还具备了旋转以及对向直线操作等。 另一个手机巨头 Pre 在 2009 年的 CES 大会上也展出了一款与 iPhone 非常近似的手机,其中也引入了与 iPhone 十分相似的多 点触控技术。
全新HKC OG27QK OLED 显示器火爆上市:限时特惠 4699 元!
本篇将为大家带来《HKC OG27QK OLED 显示器》今天正式发售的内容,6 月 24 日消息,HKC 日前推出的 OG27QK OLED 显示器将在 6 月 25 日 0 点开卖,27 英寸 2k 240Hz,官方称 E 卡到手价 4699 元。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以上就是《HKC OG27QK OLED 显示器》今天正式发售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的小伙伴可以持续关注,这里每天会为大家推送最新最全的硬件资讯,一定不要错过哦。
E.A. Johnson首次应用触摸屏于航空交通管理
1965年,约翰逊(E.A. Johnson)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触摸屏的概念。 1967年,约翰逊将这个设想变为了现实,制造出人类史上第一块触摸屏,并将这块触摸屏的照片和原理图发表在了一本名为《工效学(Ergonomics)》的杂志上。
扩展阅读
1965年,触摸屏的概念提出
1965年,约翰逊在《电子通报(Electronics— Letters)》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简短的论文《触摸面板:一种新的电脑输入设备》,并在里面描述了自己对电容式触摸屏的设想:
屏幕的主体是一块复合的玻璃屏,内表面涂有一层名为ITO的金属氧化物,四角有四个电极。当手指头触碰到玻璃屏的时候,由于人体自带的电场,会令手指头和玻璃内层的金属层形成一个电容,从而“吸走”该位置的少量电流。
这个“泄漏”的电流是从四个电极流出来的,而且理论上流经不同电极的部分与手指头到电极的距离成正比。通过控制器的精密计算,就可以准确地得到手指头的位置。
1967年,世界第一块触摸屏诞生
1967年,约翰逊将这个设想变成了现实,制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块触摸屏,并将这块触摸屏的照片和原理图发表在了一本名为《工效学(Ergonomics)》的杂志上。
这是一块虽然笨重但很令人耳目一新的屏幕,在约翰逊的设计下,甚至有种魔术般的效果:无论手指头点到哪里,屏幕就会在该处发出亮光。
当然,约翰逊的这个发明也有着致命的缺点:
约翰逊的触摸屏诞生后的第二年,欧洲核原子能研究所的几位专家便向他提出了合作邀请——他们开始一起研究一种用于空中指挥航空的新系统。由于这份工作并不需要触摸屏有太多的功能,只要定位位置精确就可以了,所以刚刚提到的那些缺点可谓是瑕不掩瑜。
综上所述,约翰逊的电容触摸屏本应该大有作为,但“不幸”的是,就在不久之后,他的后来者开发出了更加灵敏、更加智能的触摸屏。于是,电容式触摸屏还没来得及吸引大众的关注,便被后者耀眼的光芒掩盖住了。
最后,只有英国航空管理局向约翰逊伸出了橄榄枝——触摸屏指挥系统从1973年开始投入使用,一直工作到了90年代末。
华为发布首款搭载鸿蒙系统的设备“荣耀智慧屏”
2019年8月10日,华为发布荣耀智慧屏,是华为首款大屏产品,且首次搭载鸿蒙操作系统,采用55英寸4K UHD全面屏,搭载鸿鹄818处理器。
扩展阅读
荣耀智慧屏采用一块55英寸4K分辨率HDR屏幕,搭载鸿鹄818芯片+独立NPU,音效为Histen,能效2级,配AI(升降)摄像头+YOYO助手,支持Magic Link。
搭载升降式AI摄像头(仅PRO版支持AI摄像头),可实现智慧视频通话、AI健身、AI KIDS儿童模式等。
区别于传统电视产品,智慧屏将承担家庭中的更多角色,不仅是家庭的影音娱乐中心,更是信息共享中心、控制管理中心和多设备交互中心;作为家庭的多设备交互中心,为用户联控家居、联接家人。
荣耀智慧屏搭载海思鸿鹄818智慧芯片和升降式AI摄像头 。
荣耀智慧屏搭载鸿鹄818智慧芯片,拥有魔法画质引擎,通过动态画面补偿(MEMC)、高动态范围成像(HDR)、超分算法(SR)、降噪算法(NR)、动态对比度增强(DCI)、自动色彩管理(ACM)、分区控光(LD)等7大画质技术,全方位提升画面清晰度、对比度,色彩表现。
多伦多大学问世首款触指感应显示器,开启多点触控新篇章
多点触控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982 年,当时, 多伦多大学开发出第一个感知手指压力的多媒体触摸显示屏,成功地实现了多点触控技术。 之后,这项技术一直不断 被研究院们完善,期间没有大范围应用,直到2007年,Iphone问世,多点触屏开始大范围应用于手机、平板等显示器。
扩展阅读
1982年,有人在触摸屏背后多装了一个摄像头,用来探测触摸屏幕的手指头有多少个,经过更加复杂的数学计算,多点触控技术就横空出世了!同年,贝尔实验室发表了首份探讨触控技术的学术文献。
1984年,贝尔实验室研制出一种能够以多于一只手控制改变画面的触屏。同时上述于多伦多大学的一组开发人员终止了相关硬件技术的研发,把研发方向转移至软件及界面上。同年,微软开始研究该领域。
1991年PierreWellner对多点触控“数码服务台”,即支持多手指的提案,研制出一种名为数码桌面的触屏技术,容许使用者同时以多个指头触控及拉动触屏内的影像。
1999年,“约翰埃利亚斯”和“鲁尼韦斯特曼”生产了的多点触控产品包括iGesture板和多点触控键盘。在2005年,被苹果电脑收购。
2006年,纽约大学的Jefferson Y Han教授领导研发的新型触摸屏可由双手同时操作,并且支持多人同时操作。利用该技术,Jefferson Y Han在36英寸×27英寸大小的屏幕上,同时利用多只手指,在屏幕上画出了好几根线条。与普通的触摸屏技术所不同的是,它同时可以有多个触摸热点得到响应,而且响应时间非常短——小于0.1秒。
2007年,“苹果”及“微软”分别发表了应用多点触控技术的产品及计划,令该技术开始进入主流的应用。
2007 年 iPhone 的横空出世不仅成就了 Apple 公司,也同样成就了多点触控技术, 特别是在手机领域,如今多点触控已成为最大的卖点之一,引得众多手机制造商如诺基亚、Pre 等纷纷效仿。据悉,在触控效果上处于下风的手机巨头诺基亚正在积极跟进,在最新推出的手机 操作系统 Meamo 5 中引入了对多点触控技术的支持, 其最新曝光的三维触控操作方式在原有多点 触控所具备的多向直线操作以外, 还具备了旋转以及对向直线操作等。 另一个手机巨头 Pre 在 2009 年的 CES 大会上也展出了一款与 iPhone 非常近似的手机,其中也引入了与 iPhone 十分相似的多 点触控技术。
影音播放
43.65MB
影音播放
61.71MB
生活休闲
29.35MB
摄影图像
22.20MB
实用工具
6.70MB
学教育婴
0KB
社交通讯
40.14MB
新闻阅读
48.13MB
学教育婴
17.29MB
战争策略
453.99MB
战争策略
113.55MB
休闲益智
7.29MB
推理解谜
158.11MB
休闲益智
17.09MB
动作冒险
99.46MB
角色扮演
1.22GB
休闲益智
41.41MB
动作冒险
45.4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