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息,在全球科技与资本的激烈角逐中,太空已成为新的战场。美东时间9月10日凌晨5点,SpaceX的猎鹰9号搭载“龙”飞船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执行“北极星黎明”任务。四名非职业宇航员搭乘飞船进入地球辐射带,并计划进行首次商业太空行走。这是继NASA阿波罗计划后,人类50多年来距离地球最远的一次太空旅行。马斯克曾表示这将是史诗般的壮举。马斯克赞中国航天工程计划!
与此同时,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也在加速发展。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从开工建设到具备执行发射能力仅用了726天。这个发射场注重市场化和商业化运作,简化发射流程、降低成本并提高发射效率。多家国内头部商业航天企业如中科宇航、蓝箭航天、天兵科技等已开始排队预留火箭发射位置。
2014年,国务院发文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商业遥感卫星研制和运营,拉开了中国商业航天的大幕。过去十年间,我国商业航天相关企业注册量大幅增长,超过80%为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在卫星制造、发射及地面设备制造、应用及运营等方面逐渐成为推动中国商业航天创新的关键角色。
十年来,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突破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2019年,星际荣耀实现了中国民营商业运载火箭成功入轨;2020年,天仪研究院研制的“海丝一号”填补了我国商业SAR卫星的空白;2022年,中科宇航研制的“力箭一号”完成首飞;2023年,蓝箭航天研制的“朱雀二号”成为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
2024年,商业航天作为新增长引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预计到2025年,我国商业航天核心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加上关联市场,年度市场规模可能接近万亿元。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将填补中国商业航天领域的关键空白,为行业发展注入活力。
银河航天联合创始人刘畅见证了自家卫星的发射,这颗支持5G通信的低轨宽带卫星标志着中国商业航天迈出太空互联网的第一步。尽管如此,与SpaceX相比,中国商业航天仍面临巨大差距。SpaceX已累计发射超7000颗星链卫星,在轨6396颗,占全球在轨总量的60%。星链现已正式落地105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全球订购用户超370万,并且开始盈利。
尽管起步较晚,中国商业航天在火箭复用技术和发射成本上取得显著进展。深蓝航天成功完成公里级VTVL垂直回收飞行试验,蓝箭航天的朱雀三号VTVL-1试验箭也顺利完成首次大型垂直起降飞行试验任务。随着技术成熟和成本降低,中国商业航天有望在这场太空竞赛中占据更大份额。
2024年9月6日,吉利旗下未来出行星座的第三批10颗卫星顺利升空,通过三个轨道面30颗卫星24小时覆盖全球90%的区域,正式为海外用户提供卫星通信服务。这是中国商业航天企业首次面向全球用户提供卫星通信服务。时空道宇由此完成了从卫星研发、量产、测控到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成为我国首个实现商业闭环的商业航天公司。
目前,我国在轨的商业卫星已超过350颗,广泛应用于通信、遥感、导航等多个领域。世界经济论坛和麦肯锡公司联合发布的报告指出,2035年全球太空经济总值将达到1.8万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高达9%,成为未来十年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商业航天正迎来越来越多的资本涌入,但也面临着安全和责任的考验。对于中国商业航天企业来说,这不仅是一场技术和资本的角逐,更是一场时间与耐心的比拼。
1月17日消息,SpaceX旗下的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开启了它的第七次试飞之旅。在这次备受瞩目的试飞过程中,却出现了意外状况,即第二级飞船失联了。要知道,“星舰”一直以来都承载着众多航天爱好者以及专业人士的期待,这样的状况无疑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此次试飞发射 3 分钟后,超重型助推器 B14 成功与星舰 S33 箭体完成分离。10 分钟后,星舰继续飞向太空,而超重型助推器成功降落在发射塔上,这也是 SpaceX 第二次成功实现“筷子夹火箭”。
虽然超重型助推器成功回收,但火箭的上面级部分(也就是“星舰”本体)在飞行仅 8.5 分钟后就发生异常,遥测信号丢失,经确认是在升空过程中解体,没能释放模拟卫星,SpaceX 将在未来几天内发布进一步的分析数据。
据路透社报道,12月2日,美国特拉华州法院再次驳回了特斯拉董事会此前批准的马斯克薪酬方案。消息传出后,马斯克在社交网络上表态称:“决定公司投票权的应该是股东,而不是法官。”特斯拉方面也宣布将继续上诉。
此前于2018年,特斯拉董事会曾批准了为期10年的马斯克长期薪酬方案。在此期间,马斯克不会获得任何工资和奖金,而是需要完成12项市值目标,每项目标比之前多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42亿元)。每完成一项,马斯克就能获得1%的特斯拉股票。如果特斯拉届时市值超过6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73万亿元),马斯克就能拿到总共12%的特斯拉股票,折合总价值约560亿美元。
据特拉华州法院透露,这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薪酬方案,是第二高薪的33倍,而后者正是马斯克于2012年的薪酬。
不过在2018年,几乎没有投资人看好马斯克能完成这一任务,因为当初特斯拉的市值仅5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00亿元),且公司正面临产能困境。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特斯拉的股价也如同SpaceX火箭一般蹿升。加之马斯克支持的特朗普赢得了美国总统大选。截至目前,特斯拉的市值已超过1.1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万亿元)。马斯克拿到天价薪酬似乎名正言顺。
然而早在2022年,就有的特斯拉部分股东将马斯克告上法庭,称他将大部分精力花在SpaceX等其他公司上,并和兄弟一起操纵董事会,从而敲定了那份长期薪酬方案。
今年1月,特斯拉公司注册地所在的特拉华州法院以薪酬方案“对股东不公平”为由,裁定这一方案无效。对此马斯克不仅表示强烈不满,还威胁将公司注册地从特拉华州迁至得克萨斯州。而特斯拉股东则通过信件回应称,如果取消马斯克的薪酬,可能导致他离开特斯拉,或在特斯拉以外的企业开发人工智能产品。
而在今年6月的特斯拉股东大会上,全体股东对马斯克的薪酬方案进行表决,最终又获得通过,一道被通过的还有将公司注册地迁至得克萨斯州的决定。
可随着此番特拉华州法院再次驳回方案,马斯克迄今仍没法拿到那560亿美元的天价薪酬。
7月23日消息,马斯克宣布孟菲斯超级计算机集群(Memphis Supercluster)已于当地时间7月23日凌晨4:20正式启动训练程序。此次成就离不开xAI团队、X团队的辛勤努力,同时也感谢英伟达及其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共同推进了这一尖端科技项目的发展。
据马斯克介绍,该集群配备了 10 万个英伟达 H100 GPU,采用液冷散热,并使用单一的 RDMA 网络互连架构,是全世界最强大的 AI 训练集群。
从 GPU 规模上来看,这一集群已经全面超越了最新 Top500 榜单上的任何一台超级计算机,包括世界上最强的 Frontier(37888 个 AMD GPU)、Aurora(60000 个 Intel GPU)和微软 Eagle(14400 个 Nvidia H100 GPU)。
马斯克还透露,其目标是“在今年 12 月前训练出世界上最强大的人工智能(Grok3)”,而孟菲斯超级计算机集群正是其实现这一目标的优势所在。
在今年 3 月敲定协议后,这一“超级计算机工厂(Gigafactory of Compute)”几乎是立即开工。上个月,经济发展组织大孟菲斯商会也证实马斯克旗下 xAI 全新“超级计算机工厂”正在筹备中。
为了达成这项协议,xAI 已经口头承诺将改善孟菲斯的公共基础设施,以支持数据中心的发展,包括兴建一个新的变电站和一个污水处理设施。
孟菲斯电力、天然气和水务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估计,xAI 孟菲斯工厂每小时可能使用高达 150 兆瓦的电力,相当于 10 万户家庭所需电量,而 XAI 预计每天至少需要 100 万加仑的散热水。
孟菲斯市议会议员 Pearl Walker 上周表示:“民众很害怕。他们担心水资源可能出现问题,也担心能源供应(出现问题)。”
实际上,早在 5 月份,xAI 就表示已获得 60 亿美元(当前约 437.14 亿元人民币)的资金用于 AI 开发。该公司目前为其孟菲斯超级计算站点发布了六个招聘信息,职位包括光纤工头、网络工程师和项目经理等。
据环球时报,英国《卫报》9月8日报道,关注富人财富状况的组织Informa Connect Academy发布预测报告称,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有望在2027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万亿美元富翁。
报道称,这一预测的依据的是,马斯克的个人财富的平均年增长率接近110%。而根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排行榜,马斯克目前是世界首富,身价大约为2510亿美元。
报道称,该报告还称,在不久的将来,印度首富、阿达尼集团主席高塔姆·阿达尼将可能是第二位加入亿万美元俱乐部的富豪:如果他个人财富的年增长率保持在123%,这将在2028年实现。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的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和印尼能源和矿产大亨普拉乔戈·潘格斯图如果能保持各自的财富增长率的话,他们也有可能在2028年拥有万亿美元身价。法国奢侈品巨头LVMH集团的掌门人贝尔纳·阿尔诺和美国社交媒体平台脸书的母公司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有望在2030年成为万亿富翁。
报道提到,少数几家公司的估值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美国投资集团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市值在8月底突破1万亿美元,英伟达公司于2023年5月加入1万亿美元俱乐部,同年6月其估值膨胀到3万亿美元,成为仅次于微软的全球市值排名第二的上市公司。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指出,自1916年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创始人约翰·D·洛克菲勒成为世界上首位亿万美元富翁以来,谁可能成为全球首位万亿富翁的问题就一直在被公众讨论。尽管如此,许多学者仍将巨额财富集中在个别人手中视为是一种社会弊病。例如,有研究报告计算出,全球最富裕1%人口的碳排放量,比最贫穷的66%人口的碳排放总和还要多,而碳排放是迄今为止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新闻阅读
40MB
便携购物
106.79MB
生活休闲
18.74MB
61.48MB
社交通讯
18.45MB
1.51MB
1.50MB
角色扮演
287.51MB
动作冒险
88.74MB
休闲益智
126.30MB
224.56MB
节奏舞蹈
1.85GB
81.14MB
52.66MB
1.93GB
387.67MB
渝ICP备20008086号-1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dzjswcom@163.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All Right Reserved
马斯克赞中国航天工程计划,商业航天加速发展
近日消息,在全球科技与资本的激烈角逐中,太空已成为新的战场。美东时间9月10日凌晨5点,SpaceX的猎鹰9号搭载“龙”飞船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执行“北极星黎明”任务。四名非职业宇航员搭乘飞船进入地球辐射带,并计划进行首次商业太空行走。这是继NASA阿波罗计划后,人类50多年来距离地球最远的一次太空旅行。马斯克曾表示这将是史诗般的壮举。马斯克赞中国航天工程计划!
与此同时,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也在加速发展。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从开工建设到具备执行发射能力仅用了726天。这个发射场注重市场化和商业化运作,简化发射流程、降低成本并提高发射效率。多家国内头部商业航天企业如中科宇航、蓝箭航天、天兵科技等已开始排队预留火箭发射位置。
2014年,国务院发文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商业遥感卫星研制和运营,拉开了中国商业航天的大幕。过去十年间,我国商业航天相关企业注册量大幅增长,超过80%为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在卫星制造、发射及地面设备制造、应用及运营等方面逐渐成为推动中国商业航天创新的关键角色。
十年来,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突破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2019年,星际荣耀实现了中国民营商业运载火箭成功入轨;2020年,天仪研究院研制的“海丝一号”填补了我国商业SAR卫星的空白;2022年,中科宇航研制的“力箭一号”完成首飞;2023年,蓝箭航天研制的“朱雀二号”成为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
2024年,商业航天作为新增长引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预计到2025年,我国商业航天核心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加上关联市场,年度市场规模可能接近万亿元。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将填补中国商业航天领域的关键空白,为行业发展注入活力。
银河航天联合创始人刘畅见证了自家卫星的发射,这颗支持5G通信的低轨宽带卫星标志着中国商业航天迈出太空互联网的第一步。尽管如此,与SpaceX相比,中国商业航天仍面临巨大差距。SpaceX已累计发射超7000颗星链卫星,在轨6396颗,占全球在轨总量的60%。星链现已正式落地105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全球订购用户超370万,并且开始盈利。
尽管起步较晚,中国商业航天在火箭复用技术和发射成本上取得显著进展。深蓝航天成功完成公里级VTVL垂直回收飞行试验,蓝箭航天的朱雀三号VTVL-1试验箭也顺利完成首次大型垂直起降飞行试验任务。随着技术成熟和成本降低,中国商业航天有望在这场太空竞赛中占据更大份额。
2024年9月6日,吉利旗下未来出行星座的第三批10颗卫星顺利升空,通过三个轨道面30颗卫星24小时覆盖全球90%的区域,正式为海外用户提供卫星通信服务。这是中国商业航天企业首次面向全球用户提供卫星通信服务。时空道宇由此完成了从卫星研发、量产、测控到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成为我国首个实现商业闭环的商业航天公司。
目前,我国在轨的商业卫星已超过350颗,广泛应用于通信、遥感、导航等多个领域。世界经济论坛和麦肯锡公司联合发布的报告指出,2035年全球太空经济总值将达到1.8万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高达9%,成为未来十年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商业航天正迎来越来越多的资本涌入,但也面临着安全和责任的考验。对于中国商业航天企业来说,这不仅是一场技术和资本的角逐,更是一场时间与耐心的比拼。
马斯克回应SpaceX星舰第七次试飞二级飞船失联事件:成功不确定,娱乐无忧
1月17日消息,SpaceX旗下的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开启了它的第七次试飞之旅。在这次备受瞩目的试飞过程中,却出现了意外状况,即第二级飞船失联了。要知道,“星舰”一直以来都承载着众多航天爱好者以及专业人士的期待,这样的状况无疑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此次试飞发射 3 分钟后,超重型助推器 B14 成功与星舰 S33 箭体完成分离。10 分钟后,星舰继续飞向太空,而超重型助推器成功降落在发射塔上,这也是 SpaceX 第二次成功实现“筷子夹火箭”。
虽然超重型助推器成功回收,但火箭的上面级部分(也就是“星舰”本体)在飞行仅 8.5 分钟后就发生异常,遥测信号丢失,经确认是在升空过程中解体,没能释放模拟卫星,SpaceX 将在未来几天内发布进一步的分析数据。
马斯克天价薪酬诉求再遭驳回:560亿美元薪酬争议持续发酵
据路透社报道,12月2日,美国特拉华州法院再次驳回了特斯拉董事会此前批准的马斯克薪酬方案。消息传出后,马斯克在社交网络上表态称:“决定公司投票权的应该是股东,而不是法官。”特斯拉方面也宣布将继续上诉。
此前于2018年,特斯拉董事会曾批准了为期10年的马斯克长期薪酬方案。在此期间,马斯克不会获得任何工资和奖金,而是需要完成12项市值目标,每项目标比之前多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42亿元)。每完成一项,马斯克就能获得1%的特斯拉股票。如果特斯拉届时市值超过6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73万亿元),马斯克就能拿到总共12%的特斯拉股票,折合总价值约560亿美元。
据特拉华州法院透露,这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薪酬方案,是第二高薪的33倍,而后者正是马斯克于2012年的薪酬。
不过在2018年,几乎没有投资人看好马斯克能完成这一任务,因为当初特斯拉的市值仅5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00亿元),且公司正面临产能困境。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特斯拉的股价也如同SpaceX火箭一般蹿升。加之马斯克支持的特朗普赢得了美国总统大选。截至目前,特斯拉的市值已超过1.1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万亿元)。马斯克拿到天价薪酬似乎名正言顺。
然而早在2022年,就有的特斯拉部分股东将马斯克告上法庭,称他将大部分精力花在SpaceX等其他公司上,并和兄弟一起操纵董事会,从而敲定了那份长期薪酬方案。
今年1月,特斯拉公司注册地所在的特拉华州法院以薪酬方案“对股东不公平”为由,裁定这一方案无效。对此马斯克不仅表示强烈不满,还威胁将公司注册地从特拉华州迁至得克萨斯州。而特斯拉股东则通过信件回应称,如果取消马斯克的薪酬,可能导致他离开特斯拉,或在特斯拉以外的企业开发人工智能产品。
而在今年6月的特斯拉股东大会上,全体股东对马斯克的薪酬方案进行表决,最终又获得通过,一道被通过的还有将公司注册地迁至得克萨斯州的决定。
可随着此番特拉华州法院再次驳回方案,马斯克迄今仍没法拿到那560亿美元的天价薪酬。
马斯克自豪宣布:全球顶级AI训练集群,由十万块英伟达H100构建,现已正式投入使用
7月23日消息,马斯克宣布孟菲斯超级计算机集群(Memphis Supercluster)已于当地时间7月23日凌晨4:20正式启动训练程序。此次成就离不开xAI团队、X团队的辛勤努力,同时也感谢英伟达及其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共同推进了这一尖端科技项目的发展。
据马斯克介绍,该集群配备了 10 万个英伟达 H100 GPU,采用液冷散热,并使用单一的 RDMA 网络互连架构,是全世界最强大的 AI 训练集群。
从 GPU 规模上来看,这一集群已经全面超越了最新 Top500 榜单上的任何一台超级计算机,包括世界上最强的 Frontier(37888 个 AMD GPU)、Aurora(60000 个 Intel GPU)和微软 Eagle(14400 个 Nvidia H100 GPU)。
马斯克还透露,其目标是“在今年 12 月前训练出世界上最强大的人工智能(Grok3)”,而孟菲斯超级计算机集群正是其实现这一目标的优势所在。
在今年 3 月敲定协议后,这一“超级计算机工厂(Gigafactory of Compute)”几乎是立即开工。上个月,经济发展组织大孟菲斯商会也证实马斯克旗下 xAI 全新“超级计算机工厂”正在筹备中。
为了达成这项协议,xAI 已经口头承诺将改善孟菲斯的公共基础设施,以支持数据中心的发展,包括兴建一个新的变电站和一个污水处理设施。
孟菲斯电力、天然气和水务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估计,xAI 孟菲斯工厂每小时可能使用高达 150 兆瓦的电力,相当于 10 万户家庭所需电量,而 XAI 预计每天至少需要 100 万加仑的散热水。
孟菲斯市议会议员 Pearl Walker 上周表示:“民众很害怕。他们担心水资源可能出现问题,也担心能源供应(出现问题)。”
实际上,早在 5 月份,xAI 就表示已获得 60 亿美元(当前约 437.14 亿元人民币)的资金用于 AI 开发。该公司目前为其孟菲斯超级计算站点发布了六个招聘信息,职位包括光纤工头、网络工程师和项目经理等。
分析预测:2027年埃隆·马斯克或将迈入万亿富豪俱乐部,成为全球首位资产超万亿美元人士!
据环球时报,英国《卫报》9月8日报道,关注富人财富状况的组织Informa Connect Academy发布预测报告称,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有望在2027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万亿美元富翁。
报道称,这一预测的依据的是,马斯克的个人财富的平均年增长率接近110%。而根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排行榜,马斯克目前是世界首富,身价大约为2510亿美元。
报道称,该报告还称,在不久的将来,印度首富、阿达尼集团主席高塔姆·阿达尼将可能是第二位加入亿万美元俱乐部的富豪:如果他个人财富的年增长率保持在123%,这将在2028年实现。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的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和印尼能源和矿产大亨普拉乔戈·潘格斯图如果能保持各自的财富增长率的话,他们也有可能在2028年拥有万亿美元身价。法国奢侈品巨头LVMH集团的掌门人贝尔纳·阿尔诺和美国社交媒体平台脸书的母公司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有望在2030年成为万亿富翁。
报道提到,少数几家公司的估值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美国投资集团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市值在8月底突破1万亿美元,英伟达公司于2023年5月加入1万亿美元俱乐部,同年6月其估值膨胀到3万亿美元,成为仅次于微软的全球市值排名第二的上市公司。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指出,自1916年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创始人约翰·D·洛克菲勒成为世界上首位亿万美元富翁以来,谁可能成为全球首位万亿富翁的问题就一直在被公众讨论。尽管如此,许多学者仍将巨额财富集中在个别人手中视为是一种社会弊病。例如,有研究报告计算出,全球最富裕1%人口的碳排放量,比最贫穷的66%人口的碳排放总和还要多,而碳排放是迄今为止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新闻阅读
40MB
便携购物
106.79MB
生活休闲
18.74MB
便携购物
61.48MB
生活休闲
18.74MB
社交通讯
18.45MB
生活休闲
1.51MB
新闻阅读
1.50MB
生活休闲
1.51MB
角色扮演
287.51MB
动作冒险
88.74MB
休闲益智
126.30MB
休闲益智
224.56MB
节奏舞蹈
1.85GB
动作冒险
81.14MB
休闲益智
52.66MB
动作冒险
1.93GB
休闲益智
387.6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