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美国科学家创新防疲劳驾驶耳机,实时监测确保驾驶安全,提神醒脑尽在耳边

美国科学家创新防疲劳驾驶耳机,实时监测确保驾驶安全,提神醒脑尽在耳边

发布时间:2025-01-24 13:02:10 作者:电子资源网 阅读:0次

8月14日消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工程师们在8月8日发布了一则创新成果,他们研发出一款特制耳机原型,能够监测佩戴者大脑中的疲劳信号。

美国科学家创新防疲劳驾驶耳机,实时监测确保驾驶安全,提神醒脑尽在耳边

这款耳机特别针对驾驶者和重型机械操作员等需要高度警觉的职业人群设计,能在用户闭眼或即将入睡的瞬间发出提醒,促使他们采取措施保持清醒,从而有效预防由疲劳引起的潜在安全风险。

这款耳机检测脑电波的方法与脑电图(EEG,医生用来测量脑电活动的一种方式)相同。大多数脑电图都是通过连接在头部的一系列电极来检测脑电波的,而这种耳机通过内置电极来检测脑电波,这些电极设计成与耳道接触。

耳机检测到的电信号比传统脑电图检测到的电信号要小。研究人员此次发现,耳部脑电图平台的灵敏度足以检测到阿尔法波 —— 一种在闭上眼睛或开始入睡时会增强的大脑活动模式。

为了获得准确的脑电图,电极需要与皮肤保持良好的接触。传统的脑电图使用贴在头皮上的扁平金属电极,要做到这一点相对容易。然而,要设计出一款能紧贴各种耳朵尺寸和形状的耳机,并使其佩戴舒适,则要困难得多。

研究团队设计出了三种尺寸的耳机原型,采用悬臂式设计,包含多个电极,可对耳道施加柔和的外压,并使用灵活的电子设备确保佩戴舒适。信号通过定制的低功耗无线电子接口读出。

研究团队要求九名志愿者戴上耳机,在黑暗的房间里完成一系列无聊的任务。每隔一段时间,研究人员就会要求志愿者评定自己的嗜睡程度,并测量他们的反应时间。

结果表明,即使听筒发出的信号质量不佳,研究人员仍能对志愿者发生的困倦进行分类,准确度与更复杂、更笨重的系统相同。在对新用户的嗜睡状态进行分类时,耳机也能保持其准确性,且能实现“开箱即用”。

美国司法部拟拆分科技巨头谷歌,或将强制其剥离安卓操作系统业务

8月14日消息,美国司法部正面临一个可能改写科技行业版图的重大决策,考虑是否依据联邦法官此前的裁决,对谷歌采取前所未有的拆分措施。该裁决认定谷歌在其在线搜索业务上非法维持垄断地位,此举若实施,将对谷歌及整个互联网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美国司法部拟拆分科技巨头谷歌,或将强制其剥离安卓操作系统业务

司法部律师可能会要求法官阿米特·梅塔下令谷歌出售部分业务,其中可能被剥离的资产包括安卓操作系统、Chrome 浏览器和广告平台 AdWords。消息人士称,出售全球使用最广泛的操作系统安卓的可能性在司法部律师内部引发了最激烈的讨论。

除了拆分,司法部也在考虑其他较温和的选项,例如要求谷歌与竞争对手搜索引擎,如 DuckDuckGo 和微软的必应共享数据。此外,他们还可能寻求对谷歌的人工智能产品施加限制,以防止其获得不公平优势。例如,司法部可能会要求梅塔禁止谷歌要求公司允许其“抓取”内容以换取出现在搜索结果中。

上周,梅塔法官做出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裁决,认定谷歌是一家垄断企业,通过向苹果、三星和 AT&T 等合作伙伴支付数十亿美元,确保其搜索引擎成为大多数智能手机的默认搜索引擎。法官裁定谷歌违反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第二条,并在通用搜索服务和通用文本广告市场上拥有垄断地位。

预计美国司法部会要求梅塔法官禁止谷歌未来提供默认搜索引擎协议。

谷歌股价周二盘后下跌逾 1%。如果真的提议拆分谷歌,将是美国联邦政府 20 多年来首次提出此类提议。美国司法部曾赢得了针对微软的反垄断诉讼,但于 2001 年放弃了拆分该公司的计划。

美国司法部将在 9 月开始的第二轮反垄断案庭审中概述其拟议的补救措施。

谷歌已表示计划对梅塔的裁决提出上诉。该公司全球事务总裁肯特·沃克上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一决定承认谷歌提供了最好的搜索引擎,但认为我们不应该轻易提供它。”

美、英、欧盟将共签历史性的AI国际公约:首个法律强制性人工智能标准协议诞生

9月5日消息,美国、欧盟及英国预计将于今日,即9月5日,共同签署由欧洲委员会发起的人工智能标准协议。这一举措标志着全球首个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条约将具备法律约束力,开启了AI伦理与规范的新纪元。

美、英、欧盟将共签历史性的AI国际公约:首个法律强制性人工智能标准协议诞生

该公约由 50 多个国家起草,历时两年,其中还包括加拿大、以色列、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地,该公约要求签署国对 AI 系统产生的任何有害和歧视性结果负责,还要求此类系统的产出尊重平等权和隐私权,并要求人工智能相关侵权行为的受害者拥有法律追索权。

英国科学、创新和技术大臣彼得·凯尔(Peter Kyle)说:“对于像 AI 这样快速发展的创新来说,我们在全球范围内迈出这第一步真的很重要。这是第一份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真正影响力的协议,而且它还汇集了一系列非常不同的国家。”

他补充说:“我们希望有很多不同的国家签署这项条约,这表明我们作为一个全球社会正在奋起应对 AI 带来的挑战。”

报道指出,虽然该条约是“可依法强制执行”的,但也有批评人士对其提出异议 —— 没有罚款等制裁措施。IT之家获悉,该条约主要通过监测来衡量各单位对其的遵守情况,是一种“相对较弱”的执行形式。

美国版权局强烈呼吁:立法刻不容缓,严打AI冒充行为以维版权秩序

近日消息,美国版权局公布了一份报告的第一部分内容,该报告聚焦于人工智能技术对版权领域的影响,特别强调了制定新法律的紧迫性,旨在界定并遏制由AI技术驱动的冒充行为,这反映出法律体系应对新兴技术挑战的需求日益增加。

美国版权局强烈呼吁:立法刻不容缓,严打AI冒充行为以维版权秩序

该机构主任希拉·珀尔马特称,未经授权数字复制品的分发对娱乐、政治领域及普通公民都构成严重威胁,急需全国性保护以防声誉和生计受损。 几年前制作个人数字复制品费时费力,多限于政要和名人。但如今,借助少量视频和社交媒体帖子,几乎任何人都能轻易且廉价地创建虚拟版本。

版权局在启动调查并征求公众意见后,发现即使在知识产权领域,潜在伤害也显而易见,因此首先发布了这部分报告。分析收到的意见后,他们认为需要新法律,人工智能创建的数字复制品速度快、精度高、规模大,需要联邦立即行动。 在这方面需要新法律并非新观点,国会正在努力解决。

版权局的建议为相关法案修正案增添了重要细节,如责任应源于分发或提供未经授权的复制品,不限于商业用途,保护应至少持续个人一生等。 版权局的观点源于其关注和专长领域,新的“数字复制品”法律制定者应借鉴现有有效立法。

FAA启动全面调查:2600余架波音737机型氧气面罩可靠性存疑

7月9日消息,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于本周一宣布,将对波音公司生产的约2600架737系列飞机展开调查。此次调查的触发点源自乘客的反馈,他们指出在紧急情况下,飞机上的氧气面罩可能会因为固定带的设计缺陷而无法正常释放,进而影响乘客的生命安全。

FAA启动全面调查:2600余架波音737机型氧气面罩可靠性存疑

FAA 在新闻稿中表示已经接到多起报告,乘客反馈座椅上方的乘客服务单元(Passenger Service Unit)存在氧气生成装置移位问题,在紧急状态下可能无法为乘客辅助提供氧气,该机构已着手调查 737 MAX 和 Next Generation 飞机。

波音公司已经于 6 月 17 日通知航空公司,要求其初步自查。波音公司本周一再次发布声明,表示已经通知航空公司更新 737 制氧机上的一部分约束带。

波音表示自 2019 年 8 月在约束带上引入了一种新粘合剂,在某些情况下可让氧气生成装置移动达 0.75 英寸(1.9 厘米)。

根据 FAA 的适航指令,适用于波音 737-8、737-9、737-8200、737-700、737-800 和 737-900ER 等型号飞机。

渝ICP备20008086号-1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dzjswcom@163.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