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中国首创新型碳纤维重载火车车厢将投产:更轻、更承重、容量升级

中国首创新型碳纤维重载火车车厢将投产:更轻、更承重、容量升级

发布时间:2024-10-07 03:02:16 作者:电子资源网 阅读:3次

9月10日消息,碳纤维作为一种革命性材料,被赞誉为新时代的“材料王者”,其独特的纤维结构既柔韧又强韧,能够编织成多样化的纺织品,广泛渗透到众多高科技及日常应用领域之中,展现了非凡的适应性和创新潜力。

中国首创新型碳纤维重载火车车厢将投产:更轻、更承重、容量升级

据报道,由我国自主研发的首批碳纤维重载铁路货车木正在黑龙江齐齐哈尔正进行最后的调试工作,即将下线。

其研发基地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介绍称,传统铁路货车材质以钢材和铝合金为主,这次下线的铁路货车首次使用以碳纤维为主的新材料构成,具有自重降低、载重增加、容积增大等特性。

科研人员表示,由碳纤维作为原材料制备成铁路货车的碳纤维复合板材,这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浸渍”。

科研人员通过对高分子树脂进行改性,使其机械性能和环境适应性获得显著提升。改性后的高分子树脂与碳纤维丝数通过浸渍工艺,形成碳纤维预浸料(这是一种片状中间材料)。

科研人员将这种特殊的树脂,通过浸渍工艺,和高温高压的这个固化过程最后得到了板材,其强度远远超过现有的金属材料,甚至央视记者拿锤子砸也完全没有任何变化。

除货车外,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 碳星快轨”已于今年 6 月在青岛正式发布。该车由中车四方联合青岛地铁集团研制,较传统地铁车辆减重 11%。目前,列车已完成厂内型式试验,按照计划,年内将在青岛地铁 1 号线投入载客示范运营。

突破性成果!我国成功搭建6G试验网

近日消息,中国通信领域传来捷报:以通信与智能融合为标志的6G关键技术迎来新突破,4G、5G通信链路有望具备6G的传输能力。

突破性成果!我国成功搭建6G试验网

中国率先搭建了国际首个通信与智能融合的6G外场试验网,实现了6G主要场景下通信性能的全面提升。中国通信学会10日举办的“信息论:经典与现代”学术研讨会上,一项新成果的发布吸引了业界目光。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团队基于通信与智能融合的多项关键技术,搭建了国际首个通信与智能融合的6G外场试验网,验证了4G、5G链路具备6G传输能力的可行性。这一通信系统,设计智能而简约,其容量、覆盖、效率三项核心指标也有了显著提升。这一成果及其创新理论以论文形式发表于中国通信期刊《通信学报》上。

中国科研团队开创性进展:高效光动力疗法破解皮肤损伤治疗难题

近日消息,光动力疗法作为一种创新的两阶段疗法,因其在皮肤疾病治疗领域的显著成效而受到广泛关注。该疗法的独特之处在于,首先通过局部或全身给药的方式,将光敏剂引入患者体内;随后,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线(如紫外线或红外线)照射目标区域,激活光敏剂产生光化学反应,从而精确摧毁病变细胞,包括癌细胞和癌前病变细胞,而对周围健康组织的影响极小。

中国科研团队开创性进展:高效光动力疗法破解皮肤损伤治疗难题

不过,现有光动力疗法主要将光敏药物通过静脉注射入人体,再用治疗光直接照射皮肤表面。对此,北京理工大学科研人员创新思路,提出了一种新的治疗技术,可以把治疗光、光敏药物的作用范围控制在皮损部位,从而避免对其他部位健康组织带来副作用。

据介绍,相关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pj-柔性电子》上(附 DOI:10.1038/s41528-024-00317-z)。

北京理工大学表示,科研团队历经数年并成功研发出了一种仅重 3.6 克的微型一体化光动力治疗装置,可实现对鲜红斑痣等皮肤疾病的高效光动力治疗。

科研团队成员、北理工博士生赵慧婷介绍称,“团队先研发出双功能微针,它由可溶的针尖、透明针体组成。微针刺入皮肤后,可溶的针尖将包载的药物释放到皮损部位,透明针体可把治疗光导入皮损部位。”

对于这一微型一体化光动力治疗装置,北理工医学技术学院副教授胡晓明表示,“这个装置体积仅 4 立方厘米,重量只有 3.6 克,能直接贴敷在皮肤表面,实现精准给光、给药,避免损害健康组织”。

北理工医学技术学院研究员魏泽文还强调,“更重要的是,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深入研究,希望用这个设备实现像‘创可贴’一样简单有效的光动力治疗。”

渝ICP备20008086号-1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dzjswcom@163.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