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中国里程碑式突破:亚洲最大600吨级CO2空气捕集装置验证成功,技术空白填补

中国里程碑式突破:亚洲最大600吨级CO2空气捕集装置验证成功,技术空白填补

发布时间:2024-10-05 00:03:15 作者:电子资源网 阅读:0次

7月26日消息,亚洲规模最大的600吨级二氧化碳直接空气捕集设施——“碳捕块 CarbonBox”成功完成了百吨级模块的满载稳定性运行测试。

中国里程碑式突破:亚洲最大600吨级CO2空气捕集装置验证成功,技术空白填补

这一成就不仅填补了我国在大规模高浓度工业级直接空气捕集工程技术设备上的空白,也标志着我国在二氧化碳直接空气捕集技术领域实现了重要跨越,对推动碳减排技术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据介绍,DAC 作为一种新兴的碳捕集技术,可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低碳能源,直接从空气中捕集二氧化碳,并实现二氧化碳的净负排放。

“碳捕块 CarbonBox”采用完全自主研发的具有高选择性、快速吸附动力学的高性能捕集装置,可实现直接从空气或不同浓度的排放源中高效捕集二氧化碳,并根据后端应用需求直接输出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碳。单个模块顺利实现从空气中直接年捕集 99% 高浓度二氧化碳超过 100 吨,对于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和能源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碳捕块 CarbonBox”由中国能建上海成套公司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共同研发攻关、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该技术领先性主要体现在聚焦 DAC 高能耗、高成本的世界性难题,通过捕集装置结构的创新设计、工艺流程的精准优化和核心配套件的颠覆性研发,研发团队实现了二氧化碳捕集能耗的设计目标,同时确保了捕集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及使用寿命,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碳捕块 CarbonBox”可广泛应用于绿色甲醇、绿色航空燃油等绿色燃料合成和碳交易服务等领域(绿色甲醇动力集装箱船舶、绿色航空燃油动力航班等)。

通过“碳捕块 CarbonBox”直接空气捕集得到的二氧化碳满足国际 ISCC 认证,更能克服生物质碳源在原料供给不稳定、地域限制等一系列的应用掣肘,实现绿色碳源大批量、稳定的供给,彻底打通当前绿色燃料合成中面临的碳源瓶颈。

中国引领铁路创新,主笔全球首份自动驾驶ISO标准制定

7月12日消息,在最新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269/SC3的会议上,一个重要的决策得到了全球的关注。会议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举行,聚集了来自法国、德国、日本等13个国家的专业人士与观察员。

中国引领铁路创新,主笔全球首份自动驾驶ISO标准制定

经过深思熟虑和广泛的讨论后,与会者一致投票支持由中国主导的关于《应用自动驾驶模式的运营规则导则》的特别工作组项目提案。

作为ISO/TC269/SC3在中国的技术桥梁,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积极担当,不仅搭建了合作与交流的平台,更精心组织了一支由铁四院资深专家挂帅、标准计量研究所专家担任秘书,并汇聚了通号所、通号设计院等多家单位精英的特别工作组(AHG)。

《应用自动驾驶模式的运营规则导则》直击当前世界铁路技术前沿的自动驾驶领域,其研究范围横跨中国、欧洲、日本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干线铁路自动驾驶实践。

项目深入剖析了自动驾驶模式对铁路运营核心要素(包括岗位配置、作业流程、责任划分等)的深远影响,并据此提炼出宏观运营规则编制的纲领性指导原则,为全球铁路自动驾驶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蓝本。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自动驾驶铁路干线的运营版图上,中国已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截至目前,全球自动驾驶铁路干线总运营里程约为923公里,其中中国独占鳌头,贡献了68%的总里程及97%的客运里程,彰显了中国铁路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深厚积淀与卓越成就。

从2016年珠三角城际铁路率先实现时速200公里的自动驾驶,到2020年京张高铁震撼全球的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突破,中国铁路不断刷新着自动驾驶技术的速度与高度,为全球铁路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中国引领未来通信:国际首例6G外场试验网成功部署,奠定6G技术基石

近日消息,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北京邮电大学承办的“信息论:经典与现代”学术研讨会,不仅汇聚了工信部、科技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等政府机构的高层领导,更有众多知名院士及信息通信领域的顶尖专家积极参与。

中国引领未来通信:国际首例6G外场试验网成功部署,奠定6G技术基石

会议围绕北京邮电大学张平院士及其团队在语义信息论方面的理论突破、语义通信的关键技术等内容进行研讨,并正式发布国际首个面向 6G 通信与智能融合的外场试验网(以下简称“6G 外场试验网”)相关情况。

北京邮电大学介绍称,该团队的重要论文《语义通信的数学理论》发表在我国通信领域的顶级期刊《通信学报》,揭示了同义性是语义信息的本质特征,从同义映射这一核心概念出发,建立完整的语义信息理论框架,全面扩展了通信系统的理论极限。该论文提出的语义信息论,是对经典信息论的推广与超越,将成为现代语义通信的指导理论。

张平表示,在语义信息论指导下,团队提出了语义基物理模型、智简编码传输、模分多址等多项代表性的语义通信关键技术,搭建了国际首个面向 6G 通信与智能融合的外场试验网。

该试验网验证了语义通信在 4G 链路上可以达到 6G 传输能力,语义信道容量突破了香农极限对通信系统的禁锢,在三项通信核心基础指标 (容量、覆盖、效率) 上均获得 10 倍的性能提升。上述研究成果已经形成了从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到实验验证的完整体系。

张平还称,该试验网的成功搭建,将为高校、科研院所等研发机构提供理论研究与关键技术前期验证环境,降低 6G 研究门槛,形成贯通理论、技术、标准和应用的全产业链创新环境,促进跨领域创新合作。

渝ICP备20008086号-1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dzjswcom@163.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