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IT知识 > 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开创CRT时代!

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开创CRT时代!

发布时间:2024-08-13 13:01:28 作者:电子资源网 阅读:3次

1897年,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发明了阴极射线管(CRT),现在CRT被广泛应用在电视机和计算机的显示器上,在德语国家,CRT仍被称为“布劳恩管”

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于1897年发明了阴极射线管(CRT)

扩展阅读

1897年,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发明了CRT最早的版本——“布劳恩管”。

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于1897年发明了阴极射线管(CRT)

布劳恩在抽成真空的管子一端装上电极,从阴极发射出来的电子在穿过通电电极时,因为受到静电力影响聚成一束狭窄的射线,即电子束,称为阴极射线,管子侧壁分别摆放一对水平的和一对垂直的金属平行板电极,水平的电极使得电子束上下垂直偏转运动,垂直的电极使得电子束左右水平偏转运动。

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于1897年发明了阴极射线管(CRT)

管子的另一端均匀地涂上一层硫化锌或其他矿物质细粉,做成荧光屏,电子束打在上面可以产生黄绿色的明亮光斑。随着侧壁上摆放的平行板电极电压的变化,电子束的偏转也随之变化,从而在荧光屏上形成不同的亮点,称为“扫描”。

荧光屏上光斑的变化,呈现了控制电子束偏转的平行板电极电压的变化,也就是所研究电波的波动图象,这是示波器的雏形和基础,它使得对电波的直观观察成为可能。

1889年,布劳恩的助手泽纳克(Zenneck)为阴极射线管增加了另一个方向的电磁偏转,此后又相继发明了热阴极和高真空。

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于1897年发明了阴极射线管(CRT)

这使得阴极射线管不仅可以用在示波器上,1930年起成为了显示器的重要部件,为后来电视、雷达和电子显微镜的发明奠定了重要基础,如今仍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电视机和示波器等的显像器上。

但由于其笨重、耗电且较占空间,不适合用于便携设备,而且使用材料多,已很难压低生产成本,2000年代起几乎被轻巧、省电且省空间的液晶显示器(LCD)取代。阴极射线管的市场剩下极重视色彩表现、需要极高反应速度及低温环境下等特殊用途。

1998年,Apple推出具亲民价位的Apple Studio显示器,彩液晶首次亮相台式电脑领域

Apple于1998年生产的Apple Studio显示器是最早用于台式电脑的价格低廉的彩色液晶显示器之一。

1998年,Apple生产Apple Studio显示器,是最早用于台式电脑的价格低廉的彩色液晶显示器之一

展阅读

Apple,即苹果公司,由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和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于1977年1月4日成立。

如今,苹果公司是一家领先的个人电脑、外围设备和电脑软件的制造商,这些产品都是苹果Macintosh(Mac)品牌。苹果的智能手机系列iPhone是全球前三的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品牌。苹果还开发了可穿戴设备,比如Apple Watch。

首创年代,注定改变游戏规则-内置CRT的Uniscope 300激动降临!

诞生于1964年的Uniscope 300配有内置CRT的显示器,虽不是真正的电脑显示器,但是CRT显示技术的先驱。

1964年,CRT显示技术的先驱Uniscope 300配有内置CRT的显示器诞生

扩展阅读

CRT显示器,学名为“阴极射线显像管”,是一种使用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的显示器。主要有五部分组成:电子枪(Electron Gun)、偏转线圈(Deflection coils)、荫罩(Shadow mask)、高压石墨电极和荧光粉涂层(Phosphor)及玻璃外壳。

随着科技的发展,液晶显示器的应用日益广阔,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仪表、计算器、液晶电视、计算机、掌上电子玩具、手机等许多方面 。尽管液晶显示器已经全面取代CRT成为电脑装机的首选,但是在一些对色彩还原要求较高的行业,如医疗、冶金等,仍需要使用CRT显示器进行作业。

渝ICP备20008086号-1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dzjswcom@163.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