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IT知识 >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骨干网(ChinaPAC)正式开通,连接全国网络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骨干网(ChinaPAC)正式开通,连接全国网络

发布时间:2024-08-10 04:00:10 作者:电子资源网 阅读:0次

我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骨干网于1993年9月正式开通业务,它是原邮电部建立的第一个公用数据通信网络。骨干网建网初期端口容量有5800个,网络覆盖31个省会和直辖市。

1993年9月,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骨干网(ChinaPAC)正式开通

扩展

China Public Packet Switched Data Network (ChinaPAC) 中国信息产业部经营管理的公用分组交换网。它以CCITT X.25协议为基础,可满足不同速率、不同型号终端之间,终端与计算机之间,计算机之间以及局域网之间的通信。 1993年9月开通,网络规模已覆盖国内2200多个城市,并实现与世界上23个国家和地区的44个数据网络互联。

1993年9月,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骨干网(ChinaPAC)正式开通

分组交换是为适应计算机通信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通信手段,它以CCITTX.25建议为基础,可以满足不同速率、不同型号终端与终端、终端与计算机、计算机与计算机间以及局域网间的通信,实现数据库资源共享。分组交换网是数据通信的基础网,利用其网络平台可以开发各种增值业务,如:电子信箱、电子数据交换、可视图文、传真存储转发、数据库检索。分组交换网的突出优点是可以在一条电路上同时开放多条虚电路,为多个用户同时使用,网络具有动态路由功能和先进的误码纠错功能,网络性能最佳。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是中国电信经营的全国性分组交换数据网,网络已直接覆盖到全部地市和绝大部分县城,通过电话网可以覆盖到电话网通达的所有城市,用户可就近以专线或电话拨号方式入网,使用分组交换业务。

1993年9月,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骨干网(ChinaPAC)正式开通

分组交换数据网络(PSDN)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技术成熟,规程完备,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骨干网于1993年9月正式开通业务,它是原邮电部建立的第一个公用数据通信网络。骨干网建网初期端口容量有5800个,网络覆盖31个省会和直辖市。随后,各省相继建立了省内的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该网业务发展速度迅猛,到1998年9月,用户已超过10万。网络开通业务后,分组交换网络端口从5800个发展到近30万个,网络覆盖面从31个城市扩大到通达全国2278个县级以上的城市,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分组数据网相连,网络规模和技术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1993年9月,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骨干网(ChinaPAC)正式开通

ChinaPAC的开通,大大方便了金融、政府、跨国企业等客户计算机联网,实现了国内数据通信与国际的接轨,提高国内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满足了改革开放对数据通信的需求。

1996年,CREN结束了对世界上第一个网站的支持,该网站不复存在

世界上第一个网站不复存在,CREN在1996年结束了对该网站的支持。

1996年,CREN结束了对世界上第一个网站的支持,该网站不复存在

扩展阅读:

1990年12月20日,这一天对于现在的互联网来说意义非凡。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REN)的科学家Tim Berners-Lee在一台NeXT电脑上启动了世界上的第一个网站(当然当时仅能Tim Berners-Lee自己访问),这台电脑至今仍保留在CREN,但当年那个网站已经不复存在了。

CREN是研究和教育网络公司(Corporation for Research and EducATIonal Networking)的简称,是1988年BITNET和CSNET合并后成立的一家非营利性公司。CREN支持基于电子邮件的应用程序和服务,这是BITNET的一个显著特点,同时也是高等教育的公钥基础设施。1996年,CREN结束了支持,2003年1月7日,CREN的成员决定完全解散该组织。

1996年,CREN结束了对世界上第一个网站的支持,该网站不复存在

CERN的Tim Berners-Lee在1989年提交的分布式系统提案:Web的诞生

1989年3月,Tim Berners-Lee向他在CERN的上级提交了一份名为“信息管理:一份提案”的提案。在提案中,他讨论了分层信息组织的缺点,并概述了基于超文本的系统的优点,后来成为了WWW。

Tim Berners-Lee于1989年3月12日在CERN提交了一份关于分布式系统的提案,该系统后来成为WWW

扩展阅

Web是由Tim BernersLee于1989年发明的,他当时在瑞士的CERN(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或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工作。他创造了术语“万维网”,编写了第一个万维网服务器httpd和第一个客户机程序(浏览器和编辑器)“WorldWideWeb”。

1989年3月,Tim Berners-Lee向他在CERN的上级提交了一份名为“信息管理:一份提案”的提案。在提案中,他讨论了分层信息组织的缺点,并概述了基于超文本的系统的优点。该提案要求制定一项简单的协议,可以通过网络请求存储在远程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并制定一种方案,通过这种方案,信息可以以一种共同的格式交换,个人的文件可以通过超链接链接到其他文件。它还提出了使用CERN当时的显示技术读取文本和图形的方法。该提案基本上概述了分布式超文本系统,这是Web的基本架构。

最初,这项建议没有得到所需的支持。然而,在1990年,Tim Berners-Lee重新分发了这项建议,并得到开始这项工作的支持。通过这个项目,Berners-Lee和他在CERN的团队为Web作为分布式超文本系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们介绍了自己的服务器和浏览器、用于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通信的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用于编写Web文档的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和通用资源定位器(URL)。

渝ICP备20008086号-1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dzjswcom@163.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