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IT知识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成为互联网创始节点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成为互联网创始节点

发布时间:2024-08-01 20:02:36 作者:电子资源网 阅读:3次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于1968年被选为互联网上的第一个节点,并作为网络管理中心。

1968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被选为互联网上的第一个节点

扩展阅读

互联网诞生于1969年,具体生日日期却有两大派别:“9月2日派”认为L.Kleinrock教授实现了两部电脑的连接,即阿帕网的诞生;而“10月29日派”则强调只有两台主机之间实现了通讯,才算是互联网的真正“生日”,我们认同后者。

因特网起源于阿帕网,阿帕网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第一节点与斯坦福研究院(SRI)第二节点的连通,实现了分组交换网络的远程通讯,才是互联网正式诞生的标志,当时准确的时间是1969年10月29日22点30分。

以下是《电脑报》在2000年4月17日的一篇文章,回忆了1969年10月29日互联网是如何一步一步诞生的:

据说在1969年9月3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L.Kleinrock教授实验室内,两部电脑成功地由一条5米长的电缆接驳并互通数据,在场大约只有20来人,这天就被视为网络网骨干网络诞生的日子。

若仅根据两部电脑在实验室内互联的资料,便断言互联网络诞生未免使人产生疑惑。要知道,麻省理工学院(MIT)林肯实验室的拉里·罗伯茨(L.Roberts),在他尚未成为“阿帕网之父”前,就曾经主持过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远程联网实验。他成功地将MIT一台TX-2小型电脑,以电话线传输和声音调制方式,连接到千里之外的加州圣莫尼卡,与另一台Q-32大型机实现了远程通讯,时间是1965年10月,只不过没有采用分组交换技术。正是这次成功的尝试,罗伯茨才被调到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规划署(ARPA),主持阿帕网(ARPANet)联网项目,从而催生了互联网络。

上述判断的线索还是正确的:因特网起源于阿帕网,阿帕网UCLA第一节点与斯坦福研究院(SRI)第二节点的连通,实现了分组交换技术(又称包切换)的远程通讯,才是互联网络正式诞生的标志。UCLA联网实验的主持者正是克兰罗克教授,不过,准确的时间是1969年10月29日22点30分。这一过程充满了传奇彩色,有许多鲜为人知的轶闻趣事。

1968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被选为互联网上的第一个节点

克兰罗克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计算机系教授、著名的网络先驱人物。他早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获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出版过6部著作并发表200多篇关于网络通讯的论文。事实上,克兰罗克甚至比兰德公司科学家P.Baran和英国学者D.Davies等人,都更早提出分组交换的理论。1961年他发表第一篇论文《大型通讯网络的信息流》,1964年他出版第一部著作《通讯网络》,都涉及到分组交换概念。他原也在MIT林肯实验室工作,是拉里·罗伯茨的挚友和网络技术的启蒙老师。罗伯茨把阿帕网第一节点选择在UCLA,与克兰罗克博士在那里主持研究有相当大的关系。

Emergence of Archie: The Groundbreaking Search Engine Unveiled!

第一个搜索引擎Archie,由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的Alan Emage,Bill Heelan和Mike Parker编写,于1990年9月10日发布。

1990年9月10日,由Emage, Heelan和Parker编写的第一个搜索引擎Archie发布

扩展阅

Montreal University 的学生制作了一个自动索引互联网上匿名FTP网站文件的程序。这个能够自动索引互联网上匿名FTP网站文件的程序,后来被他们称为archie。从概念上讲,archie的工作十分简单。每隔一段时间,一个特殊的程序连到每一个已知的匿名FTP主机,然后下载所有公共文件的完整目录表。这些表存储于IntemetArchives Database(fnternct档案数据库)中。当用户要求Archie检索一个文件时,所要进行的工作就是对该数据库进行检索当然这些目录表的标题必须满足特定条件。

Archie的名字类似于“archive”,被认为是第一个搜索引擎。搜索引擎脚本由McGill University in Montreal 的Alan Emage、Bill Heelan和Mike Parker编写,并于1990年9月10日发布。与网络搜索引擎不同,Archie用于查找匿名FTP站点上存储的文件。

1997年,Internet2 consortium成立

Internet2是一个非营利性的高级网络联盟,在1997年成立,由200多所美国大学组成,与70家大公司、45个政府机构、实验室和其他高等院校以及50多个国际合作组织合作。

1997年,Internet2 consortium成立

扩展阅读:

1996年10月,Internet2项目只有34所最初的成员大学,到1997年1月22日至23日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凯悦机场举行的第一次项目成员会议上,Internet2项目已经发展到100多所参与的研究型大学。介绍了Internet2的初步应用和工程报告。早期的工作重点是架构、对gigapops的鼓励以及对预期网络所支持的应用程序的探索。

Internet2是一个正式成立的非营利性501.c.3组织。Douglas E. Van 被选为Internet2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董事会成立,包括成员(组成)治理委员会:应用策略委员会、网络规划和政策咨询委员会以及网络研究联络委员会。

中国之窗:许榕生、樊岗和安德海创办的里程碑网站引领时代潮流

1994年,在法国的许榕生、在美国的樊岗和在北京的安德海通过Internet共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网站:中国之窗。

许榕生、樊岗和安德海于1994年5月5日通过Internet共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网站:中国之窗

扩展阅读:

1994年5月15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设立了国内第一个WEB服务器,推出中国第一套网页,由在法国的许榕生、在美国的高能所研究生樊岗与在北京的安德海通过internet共同建立中国的第一个网站:中国之窗。当时大家都很兴奋,扫描了一张印有长城的中国邮票放 在网站上。这个站点除了介绍我国高科技发展情况外,还有一个栏目叫"Tour in China",旨在向外国人介绍当代中国。此后,该栏目开始提供包括新闻、经济、文化、商贸等更为广泛的图文并茂的信息,并改名为《中国之窗》。

中科院高能所架设了中国第一台WWW服务器,并推出第一个网站www.ihep.ac.cn,如今国内第一个网站依然存在,而且还是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的官网。

许榕生、樊岗和安德海于1994年5月5日通过Internet共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网站:中国之窗

渝ICP备20008086号-1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dzjswcom@163.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