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IT知识 > 2005年12月12日,58同城成立

2005年12月12日,58同城成立

发布时间:2024-08-01 06:11:56 作者:电子资源网 阅读:2次

58同城成立于2005年12月12日,总部设在北京,在全国共拥有27家直销分公司。网站定位于本地社区及免费分类信息服务,帮助人们解决生活和工作所遇到的难题。

2005年12月12日,58同城成立

扩展阅读

58同城(58.com),58同城是全球领先的生活服务平台。
自创立来,58同城秉承着"人人信赖的生活服务平台"的愿景、"用户第一"的核心价值观,一直孜孜不倦地追求技术创新、服务类目的拓广及拓深,依托于飞速发展的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本地、免费、高效"的生活信息服务。

2005年12月12日,58同城成立


58拥有30多家分公司,近400个分站,注册用户总数过亿,日PV过亿,日发帖量高达100万余。据的Alexa排名显示,58高居国内网站的第25位,稳居行业第一名。
58同城每天响应来自全国各个地区数亿次的信息服务请求。用户可以通过58同城庞大而细致入微的服务体系,在最短时间内找到需要的本地生活服务信息。
58同城一直致力于倾听用户的生活需求,深入挖掘用户的潜在需要,并高效、神奇地满足用户的各种生活需要。在"通过互联网让人们生活更简单"的企业使命的指导下,提供房屋租售、招聘求职、商家黄页、二手物品、二手车交易、宠物票务、旅游交友、餐饮娱乐、团购等多种生活信息服务。将用户形形色色的需求智慧地融汇在58同城这一广袤的平台上,不仅是一个信息交互的平台,更是给出了360度贴身管家式解决方案。

2005年12月12日,58同城成立

除了为数亿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生活信息服务,58同城更为各类商家提供了一个高性价比、高效的整合营销推广平台。58平台可以为商家提供广告发布、开设店铺、人才招聘、会员管理、在线预订发布团购信息、打折促销等服务。

历史性一刻!苹果电脑公司的诞生催生了科技巨头

苹果公司(由苹果电脑公司更名而来)由史蒂夫·乔布斯、史蒂夫·盖瑞·沃兹尼亚克和Ronald Gerald Wayne在 1976年4月1日创立。

1976年4月1日,Steve Jobs等人组成了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 Inc.)

扩展阅读

苹果公司(由苹果电脑公司更名而来)由史蒂夫·乔布斯、史蒂夫·盖瑞·沃兹尼亚克和Ronald Gerald Wayne在 1976年4月1日创立。1975年春天,AppleⅠ由Wozon设计,并被Byte的电脑商店购买了50台当时售价为666.66美元的AppleⅠ。1976年,Woz完成了AppleⅡ的设计。 
1977年苹果正式注册成为公司,并启用了沿用至今的新苹果标志。同时,苹果也获得了第一笔投资——Mike Markkula的92000美元.苹果股份有限公司(Apple Inc.,简称苹果公司,NASDAQ: AAPL,LSE:ACP),原称苹果电脑(Apple Computer),2007年1月9日于旧金山的Macworld Expo上宣布改名。

1976年:传奇诞生

1976年4月1日,Steve Jobs等人组成了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 Inc.)

这一年,史蒂夫·乔布斯、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和罗·韦恩三人在乔布斯父母的车库里创办了苹果电脑公司,公司成立当年,沃兹尼亚克开发了公司史上第一款产品,Apple I电脑,这部电脑模样像一部打字机,可以连接电视作为显示器。乔布斯与本地一家电脑商店签下了第一单合同,这家电脑商店订购了50台Apple I,每部500美元,Apple I最终共生产了200台。

1976年4月1日,Steve Jobs等人组成了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 Inc.)

同年,乔布斯找来了Intel初创员工、天使投资人迈克·马尔库拉,这位因为Intel上市而晋升百万富翁的人向苹果投资了25万美元,这笔钱奠定了苹果迅速扩大规模的基础。

1977年:经典产品Apple II登场

1976年4月1日,Steve Jobs等人组成了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 Inc.)

当年4月份,苹果在首届西岸电脑展览会上推出了Apple II电脑,这也是全球首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电脑,支持280x192分辨率的视频输出,可显示16种色彩,并且拥有单声道单声道声音输出架构,从此电脑可以发出声音,Apple II的最初定价为1298美元,并且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后续又推出了多种改良型号,全球销量超过百万,直到90年代末,在很多学校里仍然能见到这款电脑。因为这款产品的成功,苹果也迅速发展成一个雇员上千人的大公司。

这一年,苹果聘请了第一位CEO迈克斯科特。

1980年:苹果上市

1976年4月1日,Steve Jobs等人组成了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 Inc.)

当年12月12日,苹果股票在纳斯达克上市,不到一个小时内,460万股被抢购一空,当时购买苹果股票的人如果坚持持有到现在,恐怕个个都至少是百万富翁了。

同年,Apple III也上市,另外,在这一年,ibm推出了首款PC,苹果个人电脑业务的最大竞争对手诞生了,苹果也逐渐进入到自己的一个衰落期。

1983年:斯卡利担任苹果CEO

1976年4月1日,Steve Jobs等人组成了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 Inc.)

“你是想一辈子卖糖水,还是想要改变世界?”这句乔布斯的经典挖人语录被后人传为佳话,在第一日CEO斯科特任期满之后,乔布斯亲自出马从百事挖来了市场能力顶尖的一流职业经理人约翰·斯卡利,从此也开启了苹果公司的全盛时代和衰落时代。

1984年:Mac诞生和举世震惊的广告

1976年4月1日,Steve Jobs等人组成了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 Inc.)

1984年1月24日,Apple Macintosh个人电脑发布,这部电脑配备了革命性的图形操作系统,成为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级作品,创造了十天销售5万台的成绩。

1976年4月1日,Steve Jobs等人组成了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 Inc.)

同年,苹果在超级碗上推出了史上最经典的广告,该广告具有极强的意识形态,灵感来源于揭露专治体制的小说《1984》,广告中少女用锤子砸碎“老大哥”的画面震惊了世人,成为了广告史上最成功的商业广告。

不过,苹果的霉运也即将到来。

1985年:乔布斯被逐出苹果公司

1976年4月1日,Steve Jobs等人组成了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 Inc.)

当年4月,由于苹果此前连续推出失败产品,苹果董事会决定撤销乔布斯经营大权,乔布斯一怒之下卖掉自己苹果公司的股权重新创业。同年,苹果CEO约翰斯卡利同意微软使用部分苹果的图形界面技术,这个合同被人们认为苹果最坏的决策,因为如果没有这个授权,很可能Windows系统根本不会有机会。

1993年:谷底

1976年4月1日,Steve Jobs等人组成了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 Inc.)

由于连年经营不善,苹果的市场份额已经从20%下滑到5%,微软Windows全面超越了苹果,约翰斯卡利辞去CEO职位。

1997年:乔布斯回归

1976年4月1日,Steve Jobs等人组成了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 Inc.)

乔布斯离开苹果后创建的NeXTComputer公司创造了NeXTStep操作系统,并因此被苹果公司收购,乔布斯重新回到苹果担任董事长。

2001年:Mac OS X诞生,iPod大放异彩

1976年4月1日,Steve Jobs等人组成了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 Inc.)

苹果推出了Mac OS X操作系统,同年推出了iPod数字音乐播放器,并推出了iTunes付费音乐下载平台,击败了索尼公司的Walkan播放器,成为全球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音乐播放器。

这一年,苹果零售店也正式开业。

2006年:Mac电脑采用Intel芯片

1976年4月1日,Steve Jobs等人组成了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 Inc.)

2006年4月5日,苹果电脑推出允许采用英特尔微处理器的Mac电脑运行微软Windows XP的软件Boot Camp。它简化了在Mac上安装Windows的任务,有一步一步的指导,用户还能够在重启机器时选择是采用Mac OS X还是Windows。2006年8月29日,苹果电脑公司发布声明,Google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已加入苹果公司董事会。2006年,史蒂夫·乔布斯发表了第一部使用英特尔处理器的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分别为iMac和MacBook Pro。2006年,推出第六代iPod数码音乐播放器,称为iPodclassic。2006年,推出第二代iPod nano数码音乐播放器,采用和iPod mini相同之铝壳设计。

苹果推出了iPhone,开启了智能手机的新时代。同年,苹果也推出了iPod touch。一个月后,该公司售出了6千万个程式,这为该公司赚取了平均一天一百万的商业利润。

2011年:后乔布斯时代

1976年4月1日,Steve Jobs等人组成了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 Inc.)

2011年8月24日,乔布斯辞去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职位,董事会任命原首席运营官提姆·库克为公司的新任首席执行官,乔布斯当选为董事长。2011年10月5日,乔布斯逝世。库克接手后并未对公司作出重大改变,大致上依照乔布斯时代的方向继续营运公司。

东芝于2006年1月以3倍溢价50亿美元收购西屋电气,在核电行业孤注一掷

2005年7月,英国核燃料公司(British Nuclear Fuels)决定将西屋(Westinghouse)出售,预估售价达18亿美元。最后结果是东芝在2006年1月以50亿美元买下西屋。因为福岛核电事故影响,加上经营不善,2017年3月29日,西屋电气申请破产。

东芝于2006年1月以3倍溢价50亿美元收购西屋电气,在核电行业孤注一掷

扩展阅读:

2006年1月,东芝以3倍溢价,即5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西屋电气。

当时,不仅日本政府,全世界都在鼓励核电建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11年日本大地震导致东芝建设的福岛核电站泄露,世界范围内的核电建设步伐全部放缓。

雪上加霜的是,出事的福岛核电站使用的核电设备全是东芝的产品,这次事件对东芝造成了十分大的打击。

东芝于2006年1月以3倍溢价50亿美元收购西屋电气,在核电行业孤注一掷

除了部分订单取消,剩余的建设订单成本一路攀升,工期也一再延误。

尽管遭遇打击,当时的东芝依然看好核电业务的前景。2015年,东芝通过西屋电气收购了另一家CB&I的核电子公司,后两者曾是多年的战略伙伴,在2008年共同承包了美国乔治亚州和南卡罗来纳州的各2基核电站。
亲兄弟,明算账。核电业务一直一蹶不振,造成建设成本不断攀升和工期的延长使得西屋电气和CB&I就费用分摊问题产生了严重分歧,甚至最后发展到了对簿公堂的地步。疲惫不堪的东芝为了“息事宁人”,在2015年通过西屋电气以0美元的价格并购了CB&I核电业务子公司。
东芝本想通过并购的方式平息矛盾,减少交易成本,没想到却被“套牢”。在并购后,西屋电气负债总额一路攀升,导致东芝在2016年的亏损甚至超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为了让公司亏损最小化,东芝经过再三权衡和多方博弈,在今年3月向纽约联邦破产法院申请西屋电气的破产保护。
实际上,在东芝与西屋电气的关系上,东芝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自从2006年东芝投资西屋电气以来,尽管多次增持股票,但仍然无法驾驭这个“天之骄子”。
工程成本大幅超标的问题,在东芝核电部门并不是秘密。尽管西屋电气的亏损严重,但东芝并没有处理这个问题,原因是“西屋电气像是一个半独立的王国,东芝根本没办法介入”。

微软于2013年9月3日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手机部门,,扩大手机市场份额

2013年9月3日,微软和诺基亚宣布,微软将以37.9亿欧元的价格收购诺基亚的手机业务,并以16.5亿欧元的价格获得诺基亚的专利授权,总共收购价格为54.4亿欧元(约合72亿美元)。

微软于2013年9月3日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手机部门,,扩大手机市场份额

扩展阅读

诺基亚在公告中称:“微软将收购诺基亚的智能设备业务,包括Lumia的品牌和产品。微软还将收购诺基亚的手机业务,获得Asha品牌,以及用于当前诺基亚手机产品的诺基亚品牌授权。”

微软于2013年9月3日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手机部门,,扩大手机市场份额

人事方面,诺基亚与微软的交易达成后,诺基亚众多高管将加入微软,其中包括CEO埃洛普,手机执行副总裁蒂莫·托坎宁(Timo Toikkanen),销售和营销执行副总裁克里斯·韦伯(Chris Weber)在内的高管将转至微软。同时诺基亚的约3.2万员工也将加入微软,其中有4700名是芬兰员工。

微软收购诺基亚原因:

扩大手机市场份额,提升手机业务利润:据了解,当微软与诺基亚的交易完成后,诺基亚每售出一部Windows Phone手机,给微软创造的毛利润预计将高于40美元,而此前的毛利润仅为10美元。

为用户创造微软手机的顶级体验: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部门后,诺基亚手机将成为微软的“亲儿子”,届时诺基亚手机在功能改进,以及系统升级方面将有优势。此外,微软还可以借助诺基亚在个人消费品领域的品牌效应,弥补微软在平板市场的短处。

防范谷歌和苹果公司妨害应用创新、应用整合、应用分发和应用经济:据了解,微软收购的诺基亚的专利组合,包括大约8500项设计专利,以及大概3万项实用专利和专利申请,如果苹果和谷歌向微软开打专利战,恐怕要三思而行。

借力智能手机发展形势,抓住一次巨大机遇:移动互联网是大势所趋,这一点已经得到整个产业的认可,在智能手机、平板和移动生态系统领域,微软会倾尽全力抢占市场空间和用户数量。收购诺基亚手机部门是这个长期计划的重要一步,但绝非最后一步。


渝ICP备20008086号-1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dzjswcom@163.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All Right Reserved